大手印法月色光輝初段

第一章

修行簡介

佛道修行在於見性。見自心的本性即是見自己心中的佛。見自心佛即是成道,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眾生境界與佛陀境界不出乎一心。由於眾生在途,愚昧不覺,造成當下煩惱的現象。亦可由本然存在的靈明覺照心造成清淨無染的佛陀境界。當下人生中的一切現象無一不是由內心所呈現。佛陀的無上悟境同樣是內心的呈現。見自心的本性是開悟境界。澈見心地清明如鑒、本來無物。未見自心本性是眾生在迷,千頭萬緒的苦惱境界。

我們如何了解到眼前一切事物無一不由自心所呈現?由於未能明見自心的本性,所想不真。眾生當下心境基於錯見是迷惑的。迷惑心為外境所干擾,牽引起動盪煩躁焦慮不安的壞情緒,並帶來了貪欲瞋恚愚癡妬忌驕慢各不良的反應。不論內心如何動盪不安,心的本性卻從來不曾受到任何煩惱所干擾。心的本性無始來不曾迷惑。內心情緒動盪不安,在外見於言行。我們所採用的言語行動,直接反影出當時內心的感受。日常生活裡,言語行動在腦海中一一印下不可磨滅的痕跡。留痕日久,積累成為習氣,形成個人選擇的自然傾向。憎愛取捨,因人而異。所以個別人生的經驗彼此大有分歧。留在腦海中的習氣,機緣一旦成熟,眾生不由自主,各自投生到另一個大環境大宇宙去,蒙受到所應受的果報。心念留痕不論大小,有時小小一點留痕亦足以導致漫長而苦惱的一生。眾生當下所經歷之人生旅程,來自既往的一切所作所為。念念留痕,念念成幻境。潛藏在腦海中的習氣無盡,由習氣所形成的幻境相應無盡。佛說一切法由心所現,於此可以想見點滴。

止靜與無上思維修主旨在於去除迷惑心中的愚昧錯見。兩者同是佛道修行的好方便。迷與悟只在一念之間。無明妄心一經斷除是永遠斷除的。一處斷除,無處不斷除。迷惑盡處,心地豁然,無明不存在,業力亦不存在。

概說佛道修行

初入正題,先說佛修持的含義。簡略提到噶瑪噶舉本派系與其他佛學宗派的共通點。然後講解噶舉本派系的獨特修持大手印法。並不是說專修大手印法便無需涉及其他法門。我們應該博覽旁通穩固根基。對其他派系的精華所在有所認識。然後進修大手印法。根基穩固,對大手印法更加容易深入了解。西藏密宗各派系對修持的重點各自不同。噶舉派系有大手印法。紅派傳統上主修大圓滿去、黃派花派主修不同本尊。本尊象徵萬德萬行佛陀的德性。在修持完結階段,行者觀想佛陀的圓滿德性融會攝入自己身中。此外在修持的末段,各宗派同樣有無上思維的修持。此與本派大手印法頗相類似。大乘佛法有天台宗、禪宗等不同宗派。小乘傳統上修持無我觀。最後洞識自己本性別無此我的存在。行者靜坐調息,務求心念安止於出息入息中或安止於佛像上。各派系修持,以上僅作出最簡略的介紹。其實修行此事,總括言之,不外乎兩大法門。一是止靜法。一是無上思維修。

上靜:藏語Shin-nay。梵文Samatha。

無上思維修:藏語Lhagthong。梵文Vipasyana。

我們開始可從各宗派共通處著手。修持既然分成止與觀兩大類別。我們對此二法門首先應有個概念,續後較容易領會到止觀雙修的真正含義。

佛道修持以下詳分七大要點說明。現在先行講解修持佛道所必具的基本修件。

修持的基本條件,以下分六項說明。

一適當埸地;二安於本份;三在日常生活裡避免過於忙碌;四自律謹嚴;五尊師重道;六理智分析。

(一)修行的先決條件第一是適當場地。這主要是指道場清淨,不受任何外來障礙所干擾。外在環境不論如何幽美。假如修法期間四面八方圍繞著都是深存歧見、反對修行的人。這對行者來說,顯然是個大障礙。最理想的場地莫如經過大成就者所認許並特別予以加持。

外在環境固然重要,內在因素同樣是個基本需求。我們對修持不宜妄存奢望。身外事物盡可能看得平淡。人生中如無大好樂,清心寡欲,對修行當有其不容忽視的重要性。

(二)第二點是安於本份。我們對當下生活環境不必苛求,隨時隨地培養安定感和滿足感。為人父母以身作則,盡可能為子女作個好榜樣。通常父母知足,子女亦知足。有時可從父母如何管教子女處反影出他們自己精神修養的程度。父母對修行有深切認識,希望子女成才,其重點與一般人的重點不大相同。他們往往鼓勵子女安於本份,致力修行,不可好高鶩遠,虛耗時間,刻意追求金錢名譽地位,將寶貴時光白花費在永遠不能令人滿足的無限追求。亦有為人父母放重點在現實人生。鼓勵子女拼命爭取,鞏固名譽與地位,追求一切物質上的擁有和享用。助長他們的成就感和優越感。父母教導子女其重點竟有如此天淵的差別。

(三)第三點修行基本需要是避免在日常生活裡過於忙碌,而所負起的責任又過於繁重。致令精力與時間都不敷支付,無法撥冗修行。

(四)第四點是自律謹嚴。持戒清淨。在人生旅途中永恆常自我警惕。提防犯錯。念念不忘種如是因,逕得如是果。大小業報是毫釐不爽的。

佛門僧俗四眾所持戒律各自不同。在家有在家人的戒律。出家人又有所謂沙彌戒、比丘、比丘尼具足戒。此外還有菩薩戒。在家修行,宜守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亂、不飲酒、不妄語。除基本戒律以外,還需修持菩薩戒。不論出家還是在家,我們主要修菩薩行。以普渡眾生為本願。在家修菩薩行同樣可以成佛道證菩提。為著防非止惡,佛門僧俗四眾應當嚴守五戒及菩薩戒。此護身二戒律,相輔相成。選擇出家修道,為僧為尼,如上所說,所持的分別是沙彌戒與比丘、比丘尼具足戒。例如噶舉派祖師大詮譯尊者馬爾巴是個在家成道的菩薩。印度大成就者龍樹菩薩是個出家人。兩位尊者同樣成道證果,殊途同歸。

以上所舉都是修行者應該悉心培養的德性。止靜修持更加以自律為修德不可缺少的環節。

(五)以下略說無上思維修的先決條件。

身為後學,應該尊師重道,虛心誠意聆聽師長的佛學開示和心得。由聞法而深思熟慮,由深思熟慮而實踐修行。從另一角度觀看,一位優良上師又應該具備廣博學識。除卻學識廣博以外,他還需是個過來人,對所開示的內容,曾經有所體驗印證。例如小乘法師講解無我觀,他必需親自體證到無我境界,然後可以言之確鑿。又例如大乘法師講解中論,他必然對萬法性空有深澈的領悟。不然,如何能令後學由解生信。

(六)思維修的第二重點是聞法以後自行理智分析。例如聞大乘中觀以後,廣羅博覽所有與中觀有關連的經典,並按照上師分別介紹的不同法門一一深入探討。能夠如此力下工夫,對於思維修將有莫大的幫助。

修持的六項基本條件如上所說。以下是說修持中的過失及其障礙性。

修持過失及其障礙性

以下講解如何由於眾生迷感、所想不真而導致內心煩躁紊亂。對修行生起嚴重故障。

修行過失可分七項說明:

一攀緣心;二懊悔心;三沉困感;四呆滯感;五疑慮心;六惡念;七貪念和執取心。

(一)佛道修行重要過失莫如心生攀緣。內心不停向外攀緣、情緒動盪不安,妄念相繼湧現。面對外境而有憎愛取捨心。往往心亟有所求而所求不遂。其實人生如夢幻,尋根究底,一切法如夢中景象。一時的成敗得失又何必耿耿於懷。當下一切固然如夢如幻,人生大限到來更是一無所有。凡事但作無常想,妄念容易寢息。對治動亂心莫如觀想無常。此心但有憎愛取捨,嚴重妨礙修行。心念不停向外攀緣,動亂心如何能夠安定下來?

(二)修行中之過失,第二要點是懊悔。後悔是個修行障礙。心念不停向往事回轉,虛耗時光。過去的事情已成過去,悔不當初無補於事,倒不如將寶貴時光、分秒用在修行上。

(三)第三要點是沉悶感。此與負面業力大有關連。例如行者正準備做有意義的事(如靜坐或觀想等)沉悶感不期然生起,身心頹廢,疲倦難堪。想反地,才計劃做壞事,精力忽然復原而倍增。被頑強業力所牽引,竟然導致行者難於向善。

(四)第四要點是暗昧呆滯感。此與以上所說沉悶的感受不大相同。呆滯感是所想欠缺明確清晰。此不一定直接與業力相連繫。一般來説,有可能是由於健康不良所導致。例如血糖不穩定,往往有昏暗呆滯的心境。

(五)第五要點是心存疑慮。無論修止修觀,多欵多慮是個障道的主因。疑慮是指內心對某事物猶疑不決。假如心裡懷疑到人人是否皆可以成佛,人人皆可以悟道證果。在不自覺間信念搖動、心生轉退。這一來,對修行形成一股大阻力。

(六)第六要點切忌對別人生起惡念,並蓄意傷害他。日久容易養成一連串的壞習氣。頑強自利、貢高我慢,不期然集於一身。並且往往由於嫉忌熏心,對他人毫不容忍謙讓。對自己修行形成嚴重故障。

(七)第七要點是貪念與執着。在此不贅。因為大家都已經知道時時刻刻警覺防範、積極去除。

現在所採用的法本很「知機」。最初略說概要,然後進入修行中通常所遇到的各項疑難,並分別說明如何應付處理。並不是空談玄理,而對實踐修行未及闡明。

除以上七大過失以外,不論修止修觀尚有五種干擾障道。以下有五種事體能令修行人專注力分散。

五干擾:一回大向小;二外分馳;三內分馳;四遊戲神通;五被我執所纏縛。

(一)第一種是修行偶然到挫折,感到大乘佛法難修而心生轉退。心裡這樣想:大乘理論淵博,實踐工夫艱巨。前路遙遙,正不知何時何日得成正覺。聞說小乘佛法可以即生成道,信念於此動搖。回大向小,取易捨難,改循小徑,趨向小果。可以說,放棄大乘佛法,但求自度自了,是修行者意向上的大分歧。

(二)第二種是外分馳。這是行者經不起外境的誘惑而心念馳散。例如為着貪圖名利富貴所帶來一時的榮耀和享受,因而影響修行的進度。

(三)第三種是內分馳。修行功力尚淺,情緒未能穩定。不偏於激盪高昂,卻又陷於昏昧低沉。此外另有一種內干擾是頗有成就修行人的絆腳石。日久功深,漸次進入襌悅境界。輕安自得,和樂休閒。假如長期沉醉在此精神上的高度享受。行者終難作出更進一步的向上修行。

(四)第四種干擾是被神通法力所迷倒。止靜功深,專注力強,對自然界現象可以操縱自如。佛學哲理以自然現象歸納為地水風火四大元素。有了超常的專注力,往往可以從容地控制自然現象由水變火、由火變風等等。能使現象違反自然的定律,此所謂顯神通。假如行者於遊戲神通、執持不捨,對他向上修行頓成故障。在還未是神通境界對神通的運作,無由忖測。日久功深,自然明白。

(五)第五種干擾是被自我執取所纏縛。歷劫修行未能了斷生死,脫離六道輪迴的苦惱。止靜法經過漫長歲月修持,心境安定平穩,停留在寧靜的止息狀態中。但行者應知所警覺,止靜修持無法對治我執。止靜功力無論如何高深,牢固我執,屹然存在。自我執取的壞習氣還需等待真正修行無上思維,才慢慢地把它盪滌清除。止靜工夫高深叵測而頑強我執又未去除,難免釀成修行嚴重障礙。我們此生幸得人身,是由於過去世行善業力所感。一旦報盡命終,來世投生何處還需視乎今生所作所為。今生一門深入止靜。功力越深越廣,假如又不兼修無上思維,來生由於業力所感,必然繼續瞧空定方向遇進。空定終不能了斷生死。空定境界和悅怡人,令行者深生愛著。億萬年以後,業報盡處,還來墮入輪迴。所以說空定是個壞境界。境界本身不壞,壞處在於行者濫用正法,不脫輪迴,不成正果。空定境界心念不僅止息於定境中。心與空定渾然一體。空定境界不覺與自心的本體和合無間,兩不可分。修行有所謂四空定。一空無邊處定;二識無邊處定;三無所有處定;四非想非非想處定。空定境界固然美妙。不求了斷生死,亡失修行本義,修道何益?

以上僅約略點出如何修行止觀及大手印法。

以下擬作七點分別說明。

一如何奠定修行基礎;二如何對治修行中的障礙和過失;三止觀的含義和精粹;四止觀各階層;五修行止觀的先後次序;六止觀如何合一;七止和觀的成果。

第一點是講解在尚未正式開始修行以前,如何奠定基礎。

第二點是分別說明修行期間所容易遇到的過失及其障礙性。此講的內容是如何對治修行中的七大過失,仍屬於全章中之第二要點。

修行過失其對治法如下。

以無常觀對治煩躁不安的壞情緒:

(一)第一種需要對治的問題或障礙是心情煩躁不安。煩躁是指妄念或憂疑慮等等壞情緒不停在腦海中盤旋,令行者無法安靜下來。煩躁不安到底從何處來。溯源於宿生習氣對自我生命的執取。我們珍惜自己的生命是與生俱來。如何對治這帶來無限煩惱的宿生陋習?此可從無常觀入手。不獨在靜修時作無常想,在日常生活百忙中也應隨時隨地作無常想。從顯淺處可以觀察到天地間無一事物而非無常,六道中無一眾生而非無常。我們靜心觀想一切事物如何成住壞空。自然界一年四季,暑往寒來,春夏秋冬。一年復一年,歲易時移,一切事物無一分一秒不在遷移變動中。我們又可以觀想眾生如何由初生而童稚,由童稚而少壯,由少壯而衰老,終至於死亡。有生定必有死。死亡早晚到來,這是無一眾生能夠倖免的。我們但能夠正視人生無常,所有如波如濤的妄念都容易歸於平淡。

更進一步觀察,一切物質無不由比微塵還要細小的原子組合形成。因子更極微細,累積形成原子。原子因子閃動不停,剎那生滅。我們可以說,由於舊組合不更存在,新組合方得現前,儼然存在的眼前事物是個剎那生滅的假象。它無一不是原子因子組合的不停在幻變中。恆常觀想一切事物新陳代謝,聚散無常,實在無有不變的執取心,亦無有不變的外境可被執取。如是觀想煩惱動亂心慢慢平息。

止靜是心念的專注。心境由於專注而寧靜,寧靜心境是修止靜的成果。我們借用止靜修持的善巧方便,專注於事物之無常,雖然達到心念專注,這並不代表是真正的禪修。但借用專注伎倆來對治煩躁動亂心成效可觀。日常生活裡,若能隨時自我警覺人生如寄,一切無常,事不稱意,無需耿耿於懷。歷來的牢固執取,假以時日終能放捨得下。出家人多有觀想無常的習慣,久修成自然。所以無論遇到任何惡劣環境和際遇都比較能夠處之泰然。其實世事如夢境,好歹同是變幻無常。偶然遇到壞境遇,何必驚惶失措?在家修行同樣應該培養良好習慣,無論所遇到的是順境還是逆境,反應保持平淡。凡所遇到的難題,雖然未能一時圓滿解決,每每念及人生畢竟無常,一切都能夠應付得來。

(二)以清新朝氣對治暗昧呆滯的心境

我們又該如何對治暗昧呆滯的心境?

可以利用新鮮感來對治它。創造清新氣氛來刺激灰暗低沉的情緒,務令心境回復初發心時的活潑清新朝氣。例如行軍必需一再激勵面臨強敵的勇士。士氣高昂方可嬴得最後勝利。暗昧呆滯感對修行人是個深沉勁敵。降心如降敵,我們同樣可能利用心理戰術克制調服它。最後把它剿滅,連根拔除。

(三)以誠信三寶來對治沉困感

修行時往往感覺到身心沉重,困倦難堪。此沉困感與業障密切相關。暗昧呆滯感多半是健康不良的現象,與此心境不大相同。對治沉困感我們應該深信三寶。信賴佛寶、法寶、僧寶絕對能夠領導我們脫離苦海人生,成佛證果。恒自思維萬德萬行佛寶歷劫為人師表,我能不一心歸命、敬仰尊崇?法寶是萬劫不易的真理,我們能夠依此真理深信力行,終可成就佛果菩提。佛法為一切善法中之至善,故名法寶。僧寶不是指所有出家人而言,是專指有高度精神修養、有過人大成就的出家人而言。我們應該視他們如無上珍寶。信賴三寶是對治沉重困倦感的最佳良藥。

(四)對治疑慮心可採用一念專注法或理智分析法。除卻暗昧感與沉困感以外,尚有疑惑和焦慮心障礙修行。我們固然可以制動亂心一處,令它不隨妄念流轉。心念專注,能使疑慮等無法乘虛而入。另有一法門是冷靜從理智分析,重重深入。倘若疑慮點在於到底是否有道可成,有果可證。我們首先想想道是甚麼?道是去除無明的途徑。無明是甚麼?無明從何處來?無明根源於所想不真,理智上是個錯見,無明從自我執取而來。由於宿生習氣未除,牢固執取人人分別有個自我的存在。循此繼續往下追尋,疑慮漸次輕減,終至於全部消失。我們尋根究底為的是釋疑難,正誤解。倘若自己偶然有所領悟,當然很希望能夠廣泛與同道分享。又倘若能夠深入淺出,自己明白以後,採用最直接最簡易方法指引後學,俾忙於生活的後學共同得個入手處。這純粹是修行人的本份事。

(五)以知足對治無厭貪求

「恣欲深則天機淺」。貪念多、貪念重,足以妨害修行。我們試想由財富一併帶來有多少的煩惱,亦可以從知足對治無厭貪求。種如是因,得如是果。我們好好想透財富如何帶來一連串不必要的煩惱。想透以後,貪念自然寢息。

(六)以慈悲心對治惡念

假如心起惡念,蓄意傷人,而又自知傷人之事絕對不可為,心情矛盾。我們可以採用慈悲觀來對治它。此觀門分為兩方面。第一是觀想慈悲心體性空寂,遍覓慈悲心內外了不可得。慈悲心雖無形相而實是個歷歷明明的存在,我們以慈悲為懷,推己及人,由近至遠,並普及一切六道眾生。由於心念無盡推廣,法力漸次增強。

第二方面是着實觀想慈悲一念如何由親及疏。此由關懷愛護父母兄弟妻子兒女、親朋戚友開始,乃至於素不相識,終及於所有異類眾生。此門法力不可思議,修行得力,可以冥冥之中感化無知的鄰里。在不自覺間,令他們生起慈悲互濟的心願。並且能夠德及異類。有在深山巖洞裡修行此法,馴服附近猛獸,令他們相應地生起慈悲的心念來。

(七)以追悔往事無益來對治懊悔心

我們往往有悔不當初的感受。必需瞭解到凡事既成過去,追悔莫及。一切往事倒不如慨然由它去,以免虛耗寶貴時光在無所補益的妄想上。

修行期間,時有困倦欲眠的感受,我們不妨觀想紅光一道來對治。如秋霞晚靄的紅光,清新柔和。假如觀想強烈陽光,聞說對部份行者並無多大裨益。

警覺心與回想力:

綜合來說,有一主要修德高居其他修德之上。此修行主要因素能夠一併掃除以上七項修行的障礙。行者經過一段長時間用功,心理上感覺到止靜修持不大費力,內心與修行和合無間,二而不二。行者不期然進入毫不造作、毫不牽強的自然境界。心境安穏自然能夠令到身體亦安穏自然,全體充沛的精力此息於寧靜境界中,行者頓覺怡然自得。修行至此不更視為難行之事。

表面看來,心念受身體機能所支配。其實不然。先是心念調柔,致令體內氣脈流暢,大有方便於實踐修行。我們如何能夠達到此人所共同嚮往的境界?這裡共有兩個主要因素可以提供。一是警覺心;一是回想力。心常惺惺,隨時覺察到一切內心的反應和活動。才覺察到修行遇上困難。例如心情煩躁不安等等,逕以回想力尋求最適當的對治方法來對治它。所以警覺心與回想力,在修行人必需兼而有之。

止靜修法續後詳述。當下漸次轉入正題。

警覺心與回想力相輔相成。開始真正修行止靜,自然體會到其重要性。其實修行的一切障礙不出乎掉舉與昏沉。針對此二種大障礙,以下向大家提供日常起居飲食數則,方便行者知所取捨。

我們盡可能避免染上煙酒等不良嗜好。飲食不宜過量。過量飲食,容易導致昏沉。勞力者當然不能食而不飽,但亦應該隨時留意,適量而止。認真修行,長時間靜坐,所需飲食無多。佛陀在世,僧人有過午不食的良好習慣。食不過飽,腦根靈活清醒。既不昏沉,亦不掉舉。過午雖然不食,並不導致失眠。修無上思維,假如操之過急,用腦過度,睡眠間或受到影響。通常僧人持戒不得喝酒。修無上思維能令行者精神與活力異常充沛。睡前喝酒,只為避免失眠。此權宜之計,修其他法門行者固不宜倣傚。過午不食對止靜修持最有幫助。修無上思維行者同樣宜於過午不食。從前缺乏維他命及適當藥物供應,以酒當藥,但求不至於亂,此亦無可厚非。此外勸告大家定時休息,晚上十時以前睡覺,早上五時起床。假如午夜後還不睡覺,雖然休息時間長達七八小時,精神難以復原。

第三點止靜與無上思維修的精粹與含義

修持止觀的基本條件與修持過失及其障礙性先後說過。現在進入七大要點的第三點。第三點擬簡略說明止靜與無上思維修的精粹和含義。在修持尚未純熟以前,修行止靜還未算是真正的止靜修持,只可能算是「半止靜修持」。因為行者還未能夠達到心與境和合無間的自然境界。無上思維修需要由良師指導,在最初期自行探索亦未嘗不可。但無論如何在行者還未達到心與境不二的自然境界,這只能算是「半思維修」。

甚麼是止靜?甚麼是半止靜?

半止靜是一念專注。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某物體上,不讓清明覺照本能跟隨妄念流轉。日久功深,工手純熟,境界自然,我們總算初步進入止靜修持。至此專注力毫不牽強,凝然止息在某物體上。能夠物我雙忘這還需是經過長期的苦練和努力。

以下解說真正止靜與半止靜修持竟有何分別。

止靜修行其中有一法門恒久修持能令行者了知前生事。通常我們的心念片刻不停留。心念的存在是個刹那生滅的存在。念念自有其成住壞空。過去現在未來的程序。此念生,彼念滅。彼念不滅,此念不來生。念念如流水不中斷。能知念念方生方滅,如流水不息,歷然有個能知的靈明覺照心存在。在止靜修行中念念生滅而靈明覺照心靜觀其變,並不作出任何分析。此時精神雖然完全集中,而能觀心與所觀境判有別。此所謂「半止靜修持」。因為行者尚未達到心與境自然和合無間的境界。真正止靜修持卻毫不費力,心念自然專注。覺照本能自然而然體察入微。直見才一念起又一念滅。如此下去如流水不中斷,先後次第井然。修行至此當進入另一高層境界,超常記憶力現前,行者開始能知宿命。功力越純巧自然,記憶力益呈清晰。不獨能夠回味童年往事和在在母胎中的感受,並且能知隔世,定中所見往事之先後次序井然不亂。一經回想,永記不忘。隔世之事宛如昨日事。止靜功力穩定自然以後,始知宿命通之性能原來本然具足。

半思維修與真正思維修:

無上思維修是甚麼?承接上來思路。止靜修持是體察如何念念生滅、如流水不中斷。無上思維修是理智分析心念的本性,直至分析過程成為體內機能的自然反應和活動。此後,半思維修開始進入真正無上思維修。至此行者不假思索騰然直見本性,超乎一切概念名言。例如見白紙而直知是白紙。如是知見是先一切名言概念而真實了知。佛學哲理對直覺此概念,分析入微。例如見白紙立刻聯想到其他與白紙相連繫的一切,此是另外一種知見。聯想就不是直覺。因為此時已經運用理智思考而涉及概念名言。此時行者在不自覺間離開了真實的體驗。見白紙而聯想到白紙之白是如雪之白,如玉之白,如布之白。此時白紙與其他事物形成共通點。我們在此提到的境界是直見白紙形相時,並直見白紙的本性。倘若能夠如是知見,堪稱真正的無上思維修。這稱為修觀的直覺或瑜伽直覺。以比較簡單的方法來表達,我們可以說真正止靜修與真正無上思維修是在於所有障礙與陋習一併去除之後的事。真正止靜修行期間,沉重昏暗的感受不更存在,疲困欲眠的感受不更存在。在真正無上思維修是所有煩躁懊悔疑慮的一切感受都被中和卻。它們在定中不能發生任何障道的作用。定中雖然不能作崇,但出定以後,一般壞感受仍舊若存若亡。因為一切陋習非在大澈大悟以後不能全部清除。行者澈悟以後,定無出入,常在定境之中。功力深厚的行者止靜功成。無上思維修亦高度純熟。在定中不更為陋習所困擾,既不昏沉,亦不掉舉。

第三點簡略說明止靜與無上思維修的含義和精粹。以下是止觀二法門各階層的簡介。

第四點簡略介紹止靜與無上思維修的各階層

有待七大要點此章完結,始行詳細講解止觀二法門中之各階層。

止觀法門中止靜修持對治散亂心,總共分為九個階層。九境由淺入深,分作九個層次來安住此心。無上思維修則另分作四階層。詳細審察及分析一切事物的真相。

觀門四階層如下:(一)分別事物;(二)全面性分別事物;(三)全面性審察事物;(四)全面性分析事物。藏文審察與分析含義大有分別。審察是較為粗略膚淺的概觀,分析才算是體察入微的思考。先修止靜九住心,待散亂心安住平穏以後才順序進修四觀門。

第五點修行止觀的先後次序

小乘傳統上先修止靜,後修觀門。大乘金剛乘及大手印法不一定依據此傳統性的先後次序來修。有時可以同時並修,因人而異。或可以由高度修持的導師來決定修行的先後次序。修持止靜有成就的行者能知他心。他們可以運用他心通來替初修作出最為恰當的決定。修他心通與修宿命通大同小異,分別在於專注力不集中在自己心念上而在於對方的心念上。說來容易,做來有高度的困難。若論修持,我們還是循規蹈矩,先止後觀較為穩當。

第六點止靜與無上思維修如何合一

間或有行者修觀不修止。一般來說,此並非明智之舉。假如有上師傅授法要而不取用,單憑堅強自信及宿世慧根,無師自通。行者在思考探索中,騰然直見本性,大有人在。不過缺乏穩固的止靜基礎,悟境飄搖彷彿,如風前殘燭,見地殊不穩定可靠,徒有能照的功能,終無持久的穩定力。行者假如只修止靜,不修上無思維。此如炊沙作飯,終不能證得佛果菩提,永脫六道輪迴的苦惱。止靜有了成就而不進修觀門,在修行來說同樣不是個明智之舉。假如此生勤修止靜有成,卻被頑強的業力所牽引,很可能死後往生四襌天,沉醉在怡悅空定境界中不能自拔。由於頑固我執未除,億萬年以後,業報盡處,還來墮入輪迴,苦況不堪言。止靜最高的深沉止息,我們當下無法想像。在無明尚未連根拔除以前,如貪吝瞋恚愚痴等故患早晚復萌。

至於止與觀如何合一?還未到此階段,我們無法忖測。在於第九境「等持住心」還未成熟以前,行者無計完全合一止觀。有待於「等持住心」境界穩定自然,行者安然進入無上思維修,此時才是止與觀二修持的真正合一。

第七點止靜與無上思維修的成果

止靜的成果是心境清淨無染。無上思維修的成果是智力清淨無染。心境無染是指較為粗淺浮糙的壞情緒經過一番苦練和努力,由克制降服而終於被完全淨化。智力無染是指根本無明已全被去除的心智淨化。能夠智力清淨無染,心境亦同時清淨無染。換句話來說,二種修持的成果是去除二種纏縛。第一種是名言概念或神經系統機能的纏縛。另一種是無明或幻覺的纏縛;受到此二種煩惱的困擾,六道眾生輪迴苦海裡度脫無期。修止靜是為著去除由概念形成心理上的約束。修無上思維是為著去除根本無明及由根本無明所造成的一切幻境。止靜修持另有所收獲。這就是終於去除我們對一切現象的執取心。既不希冀妄求,亦不為疑惑焦慮心所困擾,心地安然自得。虛妄心但有所希求,在不自覺間生起志在必得的意念,一併帶來了求不得的痛苦。患得患失,一切皆由貪求心與執取心頑重而生起。止靜有成就的行者,雖然一心有所向往和寄望,總不著意希冀妄求,亦不生起疑惑和焦慮。因為貪求心和執取心已被淨化而不更存在。行者至此往往可以在定境中,運用宿命通、他心通遊戲三昧,善知過現未來及他人心念的起伏。行者容易陶醉在此精神上的高度享受。超卓成就者能知機微,恐怕定力尚淺的行者經不起誘惑而恣意於此道,後果堪虞。經常極力勸阻止靜修持一門深入。因為恣意妄為,在不自覺間對由修止靜得來的定境生起濃厚的愛著。定力雄渾,操縱自如的行者,固亦無傷於遊戲三昧。一般來說,由愛著而生執取,由執取而妄生幼有,心念急轉直下,以後更不堪設想,終於面臨前功盡廢的收場。定中作樂,危機四伏,如何值得我們輕冒偌大的風險。

佛陀有一堂弟名提婆達多,根性駑劣,居心不良,窩藏陷害佛陀的惡念。為嫉妒心所驅使,蓄意與世尊較量法力的高下,於是前往求止靜法於迦葉尊者。尊者是個大阿羅漢,品性純厚寬容,定中能知他心,可惜出定以後,未能洞識其險詐。尊者心作如是想:他既往是個壞人,難得現已回心轉意,虛心來求法於我,我應該好好成全他,令他得個改過自新的機會。於是止靜法要全部傳授給他。佛陀堂弟得法以後,苦練功成,終得正定,法力非凡。他於是依照原定計劃,陷害世尊。最初是在國王前,屢進讒言,致令大好僧團瀕臨破散。他一面取得國王信賴,位居朝廷護法。另一方面慫恿太子反叛王朝。於是全國大亂。這不懷好意的堂弟乘勢率領僧眾攻打佛陀。他的一切所作所為,主因源於嫉忌。他法力的來由,基於止靜修持。難怪後世精明知機導師接引後學唯為了生死,圓證佛果菩提而傳授正法。極力勸阻止靜修持一門深入。為的是避免行者得法以後,誤入歧途,妄作胡為,追悔莫及。其用心良苦。當然亦有菩薩心腸的行者,心念純正,成就超卓。他們運用正法以利益群生。傷天害理,濫作胡為的事不屑為之。

無上思維的成果容易了解。不外乎了生脫死,圓成佛道,澈證菩提。由菩薩初地而二地三地,終至於十地。我們在此暫不作更為深入探討。詳細講解,續後分別說明。

第一章闡明止靜與無上思維修持的七大要點在此終告一段落。先是奠下穩固的基礎。我們現在對止觀雙修具有初步的認識,方便以下詳盡講解時,理路易見分明。

第二章

止靜修持的前言

坐姿:先說止靜,續後說無上思維修。修持止觀,坐姿要緊。正確坐姿同樣適用於止觀二修持。固然可以雙盤兩腿,作金剛坐式。曲腿作菩薩自在坐,亦無不可。此坐式右腿曲放外邊,在腿曲放內邊,坐墊高度以不過四橫指為合法。坐姿正確,可不用坐墊。用坐墊與否並無硬性規定,取捨由人。腰脊挺樹而不硬直。腹部如分作上下兩半,而以臍部為中點。不可鼓脹上腹,以致坐時失去舒適感。上腹部稍令內收,並微向下壓。這一來感覺上既穩定又舒適,如全身穩靠下腹部。修止修觀,重在思維。坐時無需高聳肩膊。假如所修涉及瑜伽,則聳肩最為重要。我們現在只需隨便放兩手於膝蓋上,挺起腰脊,收壓上腹,穩靠下腹就夠了。此外保持神經鬆弛,頸項正直而稍向前傾。眼睛既不緊閉,亦不瞪大,向前平視地上。口僅微閉合,不宜牙關緊咬, 徐徐從鼻孔呼吸。以上的坐姿最為安穩。坐姿不正確容易影響到精神散亂,身心不安。相反地,坐姿正確能令出息入息暢通,身體舒適,心境相應寧靜。最扼要還是一切順調,不能牽強。例如著意瞪大眼睛,容易導致淚流。眼睛閉合,易於昏沉。金剛乘初機為著方便觀想,閉上眼睛亦無不可。修止修觀時,不閉上眼睛,為著避免久坐昏沉。

開始靜修必須全心全意,悉力以赴,恒心和耐力都不能缺少,又不能稍存奢望,希冀轉眼速成。不許問收獲只許問耕耘。久而久之,自有可觀的成果。假如坐姿不正確,而又缺乏耐力和恒心,雖然住世千年,終難證果。修行屢次中斷,理由往往在於坐姿不正確,身心欠卻調柔,一時無法持續下去。斷續修持,遠不及操之以恒心和耐力見效之神速。

錫金隆德寺有一位高齡精進僧人。他現年七十四歲。修行非常成功。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他每日忙於寺務,從來未能定時進修。仁波且說:他本人此生目睹多少僧俗,發心三年閉關。其中有因止靜修持不得要領,三年虛度。出關以後,氣餒而轉退。這位老僧人和幾位同參,從來不曾閉關。早年幸得良師垂接,日日如法修行,終得超卓的成就。他們寺務繁忙時不能修持,絕無怨言。工作時,悉心工作。工作完畢,立刻繼續修行。心地和平,動機純正。他們成功的關鍵正在於此。無事時,他們專心一意靜修。他們很聰明,體悟到人生大事莫如修行佛道。一般來說,凡有所作為,必然期望有所收獲。有行者期待速成的心念迫切。計劃速成以後,急於轉移人生重點,投身到其他有意義的活動去。這樣的想法容易妨礙精進修行。才一念生起志在有所收獲。希冀心、疑慮心、期待心,一併現前。惱亂人意,終於導致堵絕修行路。其實人生中,除卻修行以外,並無餘事更可為。一旦明白這一點,便能夠超越時間短長的觀念。孜孜不倦,終生勇往直前。凡事但能不操之過急,方便於持久。亦不必定時修行。這幾位老僧人正因為無處不是修行處,無時不是修行時,隨時隨處靜修。習慣成自然以後,其成就之超卓,殊非泛泛三年閉關者可比。始初修行必需有堅強耐力。因為最初修行斷然不是一件輕鬆容易的事。待稍後,熟習成自然。此心依稀若有所得,不期然所費精力銳減而所收成效倍增。修行人至此方可以言精進。

以上「前言」竟。仁波且說以下開始說修持止靜的不同法門。

止靜法門

修行止靜,法門繁多。以下略為介紹。

第一法門是利用止靜來對治內心不停的蠢動。淨化激盪高昂的壞情緒。止靜修持主要在乎繫心一處,止靜為期。以下闡明止靜一門中,分為動靜二法。靜修法令專注力集中在某物體上以制止動亂心不停向外攀緣。另一法是動修。我們首先認清楚自己壞情緒當中那一種最為頑劣而不受控制,然後決定採用那一種方法來對治它。

對治貪婪

止靜這門動修法,其出發點在乎淨化貪婪。行者由修持淨化的觀想,終於達到止靜境界。以下法門別具動感。首先是觀想自己軀體各部位。如頭部手部胸部臀部腿部足部等。觀想每一部位的結構如何。並且觀想每一部位和另一部位如何互相連接。以帳幕作為比喻,帳幕各部位同樣是互相連接形成。然後清晰地觀想軀體內除骨肉之外,五臟六腑如何互相連接和依附,又血液如何遍體運行。並敏感到體內各部位全面以外皮封蓋好。如帳幕之內架構全部被皮革封蓋整齊一樣。下一步是觀想眉間額前中正部位有一個從來不曾痊癒的傷口。患處皮膚潰爛範圍逐漸擴大,傷勢惡化而向內腐蝕,深度逐漸增加,前額全部腐化,頭部皮肉終告腐蝕無餘。腐處蔓延,遍及全身。肌肉由紅色變成瘀藍色。傷勢繼續惡化,全體肌膚破裂脫落殆盡,僅餘右足背部一小塊,肌肉大小如第一節大拇指許。這一小塊肌肉保持健全無損。人身至此只餘骨骼在。大小骨骼亦節節分解,終至於無有。墜地骨骼逐漸增多和擴大。骨骼所佔面積四面伸展直至沿海盡頭。仔細觀想遍荒涼大地,枯骨滿佈。觀想一段時間以後,轉而觀想枯骨與枯骨之間,如何互相連接。由分解枯骨回復本來架構,骨骼大小收縮至無異當初。右足背部一小塊健全肌膚由外至內呈現生機。呈現生機處,並由小至大佈及全身。全身回復本來健全現狀,唯額上傷口仍舊潰爛。觀想至此,可歇息片時,然後從始至終再行觀想。不妨多次觀想。修行此法貴精不貴多。以從容不迫,細緻清晰為尚。對治貪婪採用此法,功效顯著。但不宜作常課修。修時噁心,立刻停止。

對治瞋恚心

以下是對治瞋恚心二法門:

對治瞋恚莫如慈悲心。第一法門從苦受與樂受處著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身處順境心裡輕鬆愉快。身處逆境心情沉重,所感受到的是莫名的苦惱。苦與樂的感受判然有別。其感受我與他人絕對相同。此外家人與自己的苦受和樂受密切相關。例如父母兄弟子女們處於順境,心生欣慰。相反地,眼見他們過著壞境遇,不勝難堪,心裡恨不得替他們分擔苦受。反應純真自然。對家人的同情愛護心應該遠及異類。推廣至於所有六道眾生。行者但能以菩薩心腸,終日忙於拔苦予樂。瞋恚憤怒心無由生起。

此外另有一法門對治瞋恚心,其成效令人出乎意表。這是個四重觀想法。

第一重觀想是假想當下面對大仇敵。如果沒有大仇敵,可以自行憑空虛構一個兇狠的大仇敵。並假想他如何攻擊瞞騙欺負傷害你,終於令你不能更忍受而生起憤怒心。

第二重假想是一個人扮演雙重角色。自己既是受害者,同時亦是傷害我的敵人。一邊恣意欺凌對方,另一邊自己同時處於被迫害地位。因備受委屈而生起憤怒心。

第三重假想是受害者態度全面改變。此受害者依然面對仇敵而憤怒心卻不更生起。充滿的是怨親平等的大慈悲心。怨親不作分別想的行者唯願替六道眾生拔苦予樂。表面看來,這樣的心態似乎並不可能。我們姑且勿論這樣的心態是否合情合理。倘若能夠依此法修行止靜,大慈大悲心,必然生起。

第四重假想是受害者雖然仍舊面對仇敵而憤怒心不更存在。他反而充滿著慈悲想,憐恤敵人因無知而妄造惡業。行者願他早日開悟,得到真正的快樂。大家不妨試試看,以此遊戲方式的法門,慢慢培養起無量無邊的大慈悲心。

對治愚癡

愚癡又當如何對治?可以觀想十二因緣的連銷關係來對治它。十方三世所有事物無一不是由因緣和合互相依賴形成。識心迷惘,愚昧無明。而愚昧無明心並無固定處所。如睡眠中做夢,夢境全無真實性,郤具有十足的真實感。我們的愚昧心既不能知夢境之所在,亦不能知夢境何去何從。它只能直覺到夢境的如幻存在。人生酷似夢境,。愚昧心在夢中迷惘,覺來依舊糊塗,錯認虛幻人生為真實的存在。迷執虛妄以為真實,帶來後果如何?

基於了無存在處所的愚昧無明心,在外表現為愚昧無明的言行。被愚昧無明心所驅使。人生所有感受都被渲染而形成愚昧無明的反應。此愚昧心識及其反應不能懸空存在。為著滿足心理上的需求,愚昧心識自行幻變成為個體的存在。有了個體而有個體內各感官機能。由於識心的如幻存在而以個體內的如幻感官機能作為媒界,外與事物互相接觸。才有所接觸必然有憎愛取捨的自然反應。但凡有所好樂,必然有所執取和戀棧。既有所戀棧,被戀棧的事物不覺平添真實感,儼然真實存在。於是形成有所謂生這個假象。有了生相,便不能無老病死亡。成住壞空的天然定律,就此循環不息,形成六道輪迴。

人生一切憂悲苦惱,最初源於一念不覺的無明心。此迷惘心識執取如夢如幻事物作為個別具有真實的存在性。過失在於執假有為真實。

一切事物的形成與其形成的可能性密切相關。眼前一切事物基於最初一念需求。例如人類對月球產生濃厚興趣而開始構思如何創製前往月球的工具。火箭面世,基於人類對火箭的需求。同樣個人有所需求,便形成了某事物存在的可能性。試想想事物於未形現以前,當潛藏在何處?仁波且說:我認為是潛藏在腦海中。腦海別名幻妄心。它有能幻造無盡事物的性能。換言之,幻妄心內蘊藏著無盡的可能性,足以形成一切未形成的事物。如夢境裡,無有一事物不可從虛無中幻現。而所幻現的事物具有真實感而無真實性。

由於妄心生幻有的無盡可能性,導致眾生於各不同處所有各不同類型的誕生。有些眾生化為微光一道,往來虛空之間。因此有人認為夜間出外,持手電筒不宜隨便揮動,避免觸及此等脆弱生靈,令他們蒙受致命的創傷。他們個體通透無實質,卻並非隱形。在荒僻無人處又無強烈燭光洞照地區,間或得見。我早年曾經在印度錫金偶然遇見。當年錫金還未有電力供應,脆弱生靈發出灰暗微光,忽然從窗外掠過,通透如無物。當時連微光背後的花盆都清晰可辨。此類眾生喜愛在深沉黑暗環境裡生存。眾生有生,必然有死。死後,軀體的不存在,並不等於心識活動的不存在。亦不等於根本無明的不存在。由於無明這環節不曾因死亡而中斷。如流心念建立在錯見之上而有沒完沒了的來生。

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死,共有十二個環節。名為十二支。執取實有十二因緣在。因因果果循環不息。眾生輪迴六道,就此形成。佛學哲理認為由於眾生在迷,未能體會到苦海人生基於錯見是自作而自受的。

幻覺雖無實質存在,但幻覺可與幻覺共通。例如一切人類是同一幻境。一般人由幻覺所變幻形成的影象,小異大同。大致上,人與人之間很可以互相溝通了解。與幻覺幻境截然不同的眾生,彼此溝通卻無此方便。既不相見,又不能互相接觸和了解。

我們運用止靜修持,去除歷劫積來的成見和陋習。專心觀想十二環節中的每一環節。觀想環節與環節之間如何互相依賴形成。尤需審慎思維根本無明一旦無有,其餘十一支如何都不更存在。無明本無處所,由於一念迷妄不覺幻現腦海中。修行觀想十二支法,對治愚痴無明,甚為生效。

對治情緒激盪煩躁焦慮不安,莫如止靜修持。修止靜對初機來說則莫如修數息法。專注出息入息純熟以後,可以進修其他法門。修止靜、數息法是個好開始。除穩當簡易以外,成效尤高。

以上所說的止靜法不妨與法友共參。續後所說的止靜法,無上思維修及大手印法不宜輕易外傳。聞法者假如未能尊師重道,又未能與上師深結法緣,為上師冥中加被。得法後,雖然如法修行,未必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