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靜與無上思維修

藏文開示羅圓慧譯

止靜與無上思維二法門,定慧等持,淵博莫測。歲月恆修,更不見涯底。於此浩瀚法門之著手進修,當盡可能採用最顯淺之方便。

我並先向各位坦白說明,賴語言以表達甚至最基本之悟境,我都無此自信。語言乃屬人為,以方便日常生活之彼此共通。由共通之經驗而後有表達此共通經驗之語言。佛學哲理之詞彙更限於表達行者與行者之間之共同內在體證。此內在境界並無任何外在客觀標準作可靠之恆量。內外睽隔語言囿限於此,根本無法提升至於個人內在體證之領域上來。我們表達悟境之基本困難在此。

如觸冰塊而知寒。又如熱茶一杯在手而有熱之感受。寒與熱之定義,不相混淆。因為既往在不同之情況下,人人同有此共通之經驗與感受。內在的體證則不同。如人飲水,冷暖只能自知。我們不能遽下準確客觀之定義。

近數百年來不錯有一套佛學詞彙在西藏滙集而成。行者與行者之間同其修持,同其悟凉境者可以彼此由特定之詞彙傳表密意。

例如大手印法中有所謂「一味」之名詞。(大手印法喻如玉璽之權威印鑒不移。大手印於此取其等視一切法不變之義。) 「一味」為大手印法多層證悟中之悟境。其含義難以準確肯定。此味定非舌嚐。顯然是個比類相似。行者與行者之間,同其修持,同其證悟者,聞「一味」而彼此會意引起共鳴。

未循此境之行者至此茫然。於此不可把捉之抽象名詞,只能勉強勾畫出其最粗略之輪廓。

話雖如此,但我不能就此不向各位提供我對止靜與思維修此二法門之所見。上來所及,我在此重申:最深奧之法門無過於從最淺處入手。靜坐法清新可喜,不繁複而又收效大。初學可試採用。固亦有其他方便法門不勝枚擧。但所有法門其目的不外乎達到心平氣和、止靜無間。在一段時間內,保持制心一處而不亂。

最初靜坐可由十分鐘、二十分鐘慢慢延長至半小時以外。坐而能靜止無間,宜乎被公認為功力甚深。學侶在最早期同樣可以習靜觀心。徐見前念後念,相繼起伏。縷縷如浮雲過青天。

在此期間,意馬心猿最難調服。倘能耐心修持有恆,則妄念之克制降伏,決定可祈。行者日漸心平如鑒,不復為煩燥雜念之所困擾。

以水喻心境:最初是妄念澎湃如瀑流。長期習靜,心念轉細。此如長江大河之暗流,隱約在有無中。末後境界喻如高山無人處之寒潭止水。

止靜修持之穩定與否有視乎個人專注力之强弱。由銳於專注大有助於靜修中定力之增長,引起我們留意到分散專注力之所在及其形成。

於此略可分為內紛擾與外分擾之兩大類。外分擾如外在環境噪音之聲浪汚染。致令行者精神一時無法集中。

又時有紛擾而未必自覺其為紛擾。如人在沉思中之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味。

最初但求精神之不向外馳散,定力苦不從心。靜修日漸純熟,則所有從前之外紛紛擾都不能為患。時有高度修持者滿盛杯水置頭頂上。不容心念一煞那馳散。

形成內紛擾之因素繁多。然亦不出乎情緒感受好與壞之兩方面。

壞情緒壞感受概括所有能障覆本性之情感。諸如瞋罣嫉妒恐懼等。

習靜期間難以抑制之情緒,其動盪性往往倍甚於尋常。行者終日擾來攘往,口不停說話。腦不停計度思量。念念相繼不絕。其專注力四面八方分散卻,對潛在之激盪情懷,無暇深入探討。偶爾心虛慮靜,動盪之情懷,歷然湧現。

在另一方面,內紛擾有涉及於好感受。由好感受引起之內在紛擾,微妙隱约,容易被忽略。例如耐心習靜多時,行者頓覺心曠神怡,欣慰不可名狀。終於由習靜帶來成就感與滿足感。行者不期然陶醉於舒適稱意之感受中。然於此情懷奔放之怡悅境界,不許稍生戀棧。若不能即證即離,強求此境之無限延續或一再重演。行者於不自覺間因執成障,導致妨礙悟境之更進一步向上提升。

當內外之紛擾一時淨盡。自在明澈之虛靈感,油然生起。此際行者不能稍存內外人我之分別相對心。例如眼前所見有杯茶置於桌上。行者之視覺但投於杯上而稍作停留,此晶瑩透澈之心境,截然消失。行者之心念此時惺惺照明如故。由於定力未充,惺惺而不寂。如野馬之未馴服,稍縱即逝。

日久功深,心念馴穩,則重點可內移歸「吾我」上來。倘能於我而無我,此時無限自在,無限明澈,無限虛靈。無始來慣性視萬象為「自性有」。為有質礙之真實。此觀念,至此不存在。

行者到此階段再不宜無師自通。無優良導師不能正確辨別此境之真偽。並對此超然境界作出恰當之演繹說明。處於境內者迷。行者不能辨別此境是否由於願求心切而虛幻形成。心法微妙難知。如無良師鑒別,行者必然斷定此境為真實不虛之玄妙悟證境界。上師過來人,對靜修之每一階段瞭如指掌。得蒙指引,行者當可安然繼續進修。

學侶皈依上師固不可不從審慎中進行:考慮到上師是否精明善誘。是否嚴而不厲。成熟而有耐心。能巧令行者不生轉退。我於此向各位再三叮嚀。在修行中皈依優良導師其重要性不容忽視。

承上所說,真實之自在感、明澈感與虛靈感,顯示行者於止靜修持功成果滿。此後專注定力日漸增强。而自在之感受在專注定力繼續壋强下,日呈穩定持久。可惜往往為分別心之所囿限,行者難循此境。分別心忙於分別得失利弊好歹,在不覺中幻化怡悅心境以抗拒抵禦內心之煩亂不安。基於祈望心切,緣慮之投射如影,妄現非真。

自在感之形成,真假有別。明澈之感受同樣可由心念不正,導致顯現非真。

何謂「明澈感」於此簡略下個定義。

此明澈之心境,不外為本然存在覺性,反自觀照之所見。歷歷明明生靈等具之覺照機能,於此自見自知。能照所照,相即相入。所謂「明澈光體」者,光體無體而以用為體。從其能照之功能,肯定覺照體性之存在。既往愚昧不覺,於此由無始來未嘗亡失之靈覺性,照破萬劫無明。光明洞澈無礙。如燈光於煞那間照破萬年暗室。

非如路燈之隱約夜照行人。

在日常生話中之所以不能見性明者,以心性之靈明本體為妄念所覆蓋而其照明之大用不顯。心性如水妄念如大海中之波濤。我等所能見者為波濤之翻騰洶湧,相繼起伏,而不能即洶湧波濤而知是水。

此如波如濤之妄念,源於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妄動。而六根之妄動,外以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塵為助緣。六根和合六塵而生六識。眼耳鼻舌身前五識,認知前境。並由第六意識專主了別傳送。日常生活之一切心識活動,迷惘昏沈。以前念後念相繼不絕,障蔽本性。此如浮雲蔽日,致令清淨本然之靈覺性不能為用。

應付日常生活,我們往往如盲驢信腳行,不經自我反省而作出一連串機械式之心行與反應。應知向內自省為一切思維之本。所有心識活動,如不能與橫遍豎窮,其大無外之心體相應者,全是愚昧不覺之妄念。如聲浪之困擾習靜修持。徒然障蔽本性。

妄念一旦平息。心境之無限清澈,自然顯露無遺。如上所說,若於此時稍作戀棧,因執成障。清澈可喜之妙境轉眼頓成苦海中之煩惱波濤。

空寂感無異於清澈感與自在感。既同一原理,於此不贅。

心體之空寂感由於無始無明顛倒虛實,不能證得。如以此虛靈覺體視為人體內之神經系統機能,終難免導致情緒過度緊張。神經系統失調。如心理之病徵不幸由此釀成。則更不容否認「人心」之真實存在。試把各言概念一摒拋卻。至此心地不染一塵,本然存在這空寂境界油然顯現。從上來,一再叮嚀,自在清澈感現前,萬不能執持不捨,求其無限延長或一現再現。於空寂境界,患得患失煮染汚自性,所證亦非真。

行者和悅安祥,於一切法平等能離能捨者以習靜為因。止靜中,內見自心如寒潭清澈,即照即寂,怡然自得,不假外求。此與勞慮妄心有何交涉。當下是非有無真假虛實之桐對概念名詞,皆為剩語。

靜修無止境。繼續精進,證之彌深,悟之彌深。終於如美麗蝴蝶翩翩破繭而出。行者至此不問世務。日唯一餐半頓以敷此助道之軀。專心向道,其精進倍於從前。證悟固不凡耳。然此亦未出離分段變易二生死。與佛陀之究竟覺不可同日而語。

習靜功深,專注力强,則無上思維修可同時順利進修。

或有視思維修為初學入門之顯淺基本法。應知思維修實有深淺二階層。同名思維修而其含義大有分別。

於此,思維修取其甚深之玄義。無上思維修之最高境界,上與諸佛之究竟覺等齊。殊非顯淺入門法可知。中觀及其他玄妙深奧之法要,在西藏密法中同被列入為思維修部。

止靜與思維修,相互依持,本無先後。但靜修一貫被視為進修期而無上思維修則被視為果滿期。果滿期之成果,真境界高深叵測。

初學入門當由分析而了解到此所謂心之虛妄不實。由理智分析洞察到虛妄不實之原由。更進一步直覺了知內外之一切現象(內而視聽覺知,外而色聲香味觸法)同為虛妄。最初從外觀察到彷彿如有真實存在之一切現象,不外唯心。識心所造。識心所現。心識之所投射如影如幻。所現非真。而了悟到日常生活之所見所聞,原來都無真實體性。因此之故,大乘佛學中同認為從外觀察而知因果之本然者知一切佛法。知妄即離。無始來,被如夢幻境所牢固囿限,至此騰躍而出。如實知日常生話所見之相對真實,如過眼雲煙,唯是虛幻。如能即知便捨,則不復執取,妄為顛倒想之所囿限。

止觀修行至此依稀見本性。而對儼然存在之幻法,操縱自如。並借用外在之幻境為助道之方便。大菩薩澈悟空理並已成就大悲願者,往往值幻境以滿足眾生之心願。因緣和合,並值幻境以現身說法度生。如阿彌陀佛於西方極樂淨土隨機化現無量身。於無量國土,度脫無量眾生。轉物自如,不復為物所轉。譽如大醫王了知藥性,故能治一切病。

佛菩薩具足如此大用者能化現夢境,操縱夢境不牢固之原動力。修持成就超卓者,往往亦循此境。並擴而充之,置身日常生活中猶如夢境。就此操縱日常生活之原動力,廣泛利益眾生。然其大用未及於無量。與佛陀相比,尤隔天淵。

修此法門在於見性。瞥見心性之真實本然,一煞那間,如盲得見。既已能見,即不復更盲。然視力未充。心性依稀可辨。精巧純熟於思維修者如有目了然能見。然有目無足終不能至。理明如自能睹,終有待於大澈大悟之真實體證。

思維修始於觀察事相。以心為例:心非肉團,亦非腦部剖解後之可見可觸者為心。此心不在人體內外中間,然亦非無物。歷歷然活力充沛。蓋心虛靈為性而無質礙。心體之活動可大概分為有念無念兩方面:念念相續無間,前念後念了了分明者為心。試數六十秒內有多少念頭曾經掠過。心念既非質礙,終無法令其止息。

又試數當下有多少種色擺在眼前。不論多少,此心都能了別而不亂。色法當前,難免妄念隨起隨伏。

假如所有妄念一時都被摒除則又如何。

無妄念心是個什麼心。

由無妄念,煞那瞥見此心之另一方面。

行者至此感官機能之正常活動暫時失應。耳不聞聲。眼不見色。而鑒照之本覺驀然顯露。超常之視聽覺知,自此大大擴展增強。而有所謂五種超越之感官機能活動。初學入門、如上所述,依次修行。致重點於審察思維此我是誰,則上述之玄境,終可證得。

專注力一旦隱定自然。驕慢心、嫉妒心等當前,都能冷靜分析無礙。至此內外境界平等一如,不可分別。然執妄為真之蒂固根深,在無上思維修之高度體證前,未易清除。不協調之情緒則在較早時,已可部份削弱而被克制。由理智分析而知一切法妄幻。妄幻者性空。何所執著。

早期靜修,情緒上之故障已可由最簡易之分析方法而平息。瞋罣嫉妒等妄念才起,正視此念從何處來。頓見瞋罣嫉妒等念,來無來處。從一切雜念之來無來處,去處亦無,而知其性空。萬法不外為心造心現之「心所法」。但能如是冷靜觀察。一切妄念自然平息。正視「執著」此妄念從何處來,同樣可以觀空執著。

業障則不能如是觀空。業障繼續運行。因果生生不息。靜修一門深入、終不能令行者從因果輪迴中度脫。日常注意起居飲食,保持心境平穩。不如意事不幸發生,其震撼性,由定力之強度相對減弱。修行日久,止靜法與無上思維法循序進入雙修階段,則業障因果之撩亂行者心境,其作用不大。

在靜修期間,行者往往為外境所困擾,動盪不安。難關在此,如何闖出。我在此向各位提出一個建議。希望各位當下迴小向大,迴自向他。早發大心長遠心。受菩蕯戒。謹守度盡無邊眾生之承諾。播下成佛種子。無始來,六道眾生曾為父母,於此發願救度,以報劬勞。況且廣大長遠慈悲心為佛心。此心倘能與佛心同其廣大,實為成佛捷徑之捷徑。受菩蕯戒己,虔虔服膺而不失。外見於言行威儀。則一切魔障都無能為患。如Shantideva於「菩蕯行」中所說:「菩蕯戒守護行者,降伏所有魔障。」由此可見持戒於修行其重要性不容忽視。

持菩蕯戒內當常自警覺。如有違犯,隨犯隨懺。初受戒,朝夕護持不易。如能誠心誠意,終能克服一切困難。保持身口意三業清淨。日誦三省經文三次(The Three Recollections) 觀想三十五彿,並念念不忘眾生利益。苟能如是修持,則菩蕯戒庶幾虔虔服膺而不失。

最後我至誠勸勉各位於止靜與無上思維二法門慎重雙修。每念及人生苦短,行者固宜倍加精勤。修者自修,行者自行。他人但能從旁指引,餘無可為。我於此更提醒各位,修持密法,傳統上不能無上師。皈依品學兼優之上師對行者進修有莫大之幫助。

羅圓慧譯

一九九三年癸酉雞年閏三月

(譯本以原文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