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學佛交流地帶

修行成就之匙

學佛交流地帶

修行成就之匙
(簡易化/ 個人化/生活化/ 恆常化/ 一體化)

作者: 賴成䕃

要修行成就,其實修什麼法門並不是重點,關鍵在於修行的路徑取向。

大家可能會留意到歷代大德/ 成就者開悟的方法幾乎無有相同者。修禪定者有之、修睡夢者有之、持誦經咒者有之、參話頭者有之、誦佛號者有之、什至只口誦一個無意義的字句者有之。

總之一切法皆是佛法,而且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什至是「無法法亦法」!

以前很少人會公開講修行成就的關鍵取向的。坐上法座講經說法,都是開示一些很基本性,廣泛性(即是符合大部份人理解和修持)的佛法,不可能講得太深入,亦有很多密法不適宜公開講的。

坦白說這些只是小學年級的基本課程而已。若想作進階修行,必須經過上師觀察弟子三年的認可,然後才作個別指導;但卻嚴令這些教法和個人修持的進度必須保密,只可以和上師或同級的師兄們分享,絕不可以向其他人透露的。

然而大約在2018 年左右,大寶法王講經的內容大變,他開始毫不吝嗇的公開給弟子說出直接而實際的修行要訣了。這個情況到了2022年、2023 年之際更為明顯!或者可以這樣說: 法王以前是開示「瑜伽密」,現在開示的卻是「無上瑜伽密」!

至此我才仿然大悟,為何在2019年五月,大寶法王指示我可以在社交平台群組之類分享我的學佛體會了!

究其原因:
(1)時勢緊迫: 世界情況急劇向緊張和不穩定方向轉變,因而更加急須增加大量的菩薩發出正能量來維護。

(2) 傳統的循序漸進修法的缺陷愈來愈明顯: 不少修行者修了十年,乃至幾十年,仍是處於「小學雞」階段,效果低微;什至因此覺得沒有學到多少東西,轉求其他教法,半途而廢地離開或放棄了。

有危便有機,現在正是大開修法「方便之門」的時候了!
…………………………………………..

其實這些所謂「無上瑜伽密」修的法門和「瑜伽密」內容大致上是相同的。例如你在修「四加行」,這可以是修「瑜伽密」,但亦可以是修「無上瑜伽密」的,關鍵在於下列五大見地和修行的取向:

    1.    簡易化 simplicity: 首先必須把你的日修功課於以簡單化和容易化。否則拘泥於細節,執著於無關痛癢處,什至編造出處處禁忌,種種難關;本質上就是把簡單問題複雜化,自設制肘障礙。試問在這個情況下,修行何能有所寸進?

    2.    個人化modification to individuality :這是要大膽而實際地把修行功課消化,于以融會貫通,修訂變通成為最適合自已的東西。 修行其實是很個人的事情,如果不于以修訂變通成為「度身訂造」的操作模式,效果不可能快且大。

      世間任何技藝的傳授,都存在著「學我者生、似我者死」這句座右銘!

    3.    生活化:其實修行成就在於達到「動態平衡」dynamic equilibrium 之境。
      這個動態平衡就是寓修行於生活之中。唯有如此才可以做到二十四小時行住坐臥的修行。這樣的修行效果肯定遠勝過每天坐定定的早課晚課了。

至於如何能夠把修行寓於生活,就必須先做到前述的兩點,即是把你的修法盡量簡易化和個人化才可。

    4.    恆常化consistency

持之以恆天天不間斷的修行,日子的累積,效果很自然地就會爆發出來!

    5.    一體化: all in one , one in all(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這個是信念和見地的問題,懂的就懂,不懂的就不懂,全在一心之轉、一念之間。

近日大寶法王已給弟子們一再提點,並說修行的關鍵在於個人的「虔誠心」devotion 。具有此心,則可以主觀任運,所願成就,無所不能!

摩尼寶珠大揭秘

作者: 賴成蔭

可以肯定地告訴大家:摩尼寳珠尚在人間, 只不過很不容易找到;然而由於識之者寡,價格可以非常便宜!
我猶豫了很久,應否把這個秘密公諸於世?因怕會引起搶購爭奪,價格大升,反而令有缘人不能夠獲得。但想深
一層:以其讓此神物沉寂數百年,零落如同草芥,倒不如令有心人可以按圖索驥,尋得而供奉,並發揮其強大的
正能量,利澤各方!
但請記住: 所有聖物神器,都必須經歴「集結」(accumulate) 、「活化」(activate) 和「發揮/ 提升」
(enhance )三大階段的。這涉及持有者持之以恒的修行努力及發大善願的慈悲心!而不是求得後如同戰利品般
蓄諸高閣,這只會令神器處於冬眠狀態,和一般石頭没有分别!
(一)西藏版的摩尼寳珠
從西藏唐卡的清晰细腻描繪,我們可以確認摩尼寳珠是屬於貓眼石科中具有缟纹特徴的寳石。
這至少有三種:虎眼石、鐵虎眼石和彼得石。
其共同特徵有三:
(1)表層局部含水銀斑塊:這些斑塊含强磁性,可以被磁鐵吸住。傳說中這種水銀名為「流鐵」,乃是宇宙間
最具能量的物質。
(2) 表層有圆圈線纹(甚至是同心圆纹):好像有人用針規刻上去的,但仔細觀察又不大可能是人工刻劃得出
來的,因為此紋深入石層內而且沒有被刻劃過的刀痕。此紋無以名之,亦未見有人論述過。按理此紋應可
以我的名字命名了!(一笑)現在姑且稱之為「摩尼寳珠紋」吧!
對比天鐵(鐡隕石)和寒鐡(鎳隕石)表面獨有的神秘「纱布纹」,乃是以其發现者命名為「魏德曼纹」。
據說是含有外星文明的密碼訊息,則此「摩尼寳珠纹」亦有可能如是。

(3) 具有迷人的猫眼式折射光芒,而且光纹移動變化的面積較大,甚至覆蓋整個球體。
事實上虎眼石的尺寸很少有大於直徑十公分的,反而鐡虎眼的球體較大,密度更高,估計這和含水銀量更
多有関。唯美中不足的是其光芒的亮度不夠,折射面較窄少。
彼得石多有尺寸較大的,且含神秘「摩尼寳珠纹」較多,尤其折射光芒最為奇幻多變,非常迷人,號稱世
上最美麗的寳石!個人認為「彼得石」很大可能就是「摩尼寳珠」!
(二)元祖版的摩尼寳珠
可是我又留意到:記載中摩尼寳珠存在於大約二千年至一千五百年前,(最早見於東晉時法顯和尚的「佛國
記」)即中國的漢朝到南北朝時期,到了唐代便已消失絕產(唐玄奘法師的「大唐西域記」已沒有記載)。而西
藏唐卡對摩尼寳珠的描繪應是始於宋代,即距今一千年前左右。
於是問題來了,西藏唐卡所描繪的當真就是原來的摩尼寳珠?抑或只是其絕產後的代用品?
我們唯有在中國古代典籍及詩歌的記載,總結出「元祖版摩尼寳珠」的特徵有:
(1)「自然流露清光明,普照四方」: 即其折射光非常寬濶,而且光芒很強,即使站在較遠的地方也可以看
到。這個應是世上最强的貓眼石光芒!
(2) 是彩色的: 包含紅黃青綠紫五色的組合。按「青」在古代叫「靛青」,其實是藍色。而這五色就是古代的
「彩虹色」,只是到近代才把「橙」(即深黃色)和「青」(即淺綠色)再細分出來,變成七色的。
(3) 放在水中,可以把濁水照亮。
(4) 其來源和水有関: 有詩云「躍出驪龍湫!」,這很可能是出自瀑布或河水中,而不是一般的石礦。因有傳
説摩尼寳珠是出自摩竭魚腦或龍王之腦中。
很明顯,元祖版的摩尼寳珠和西藏版的有很大分別!這個並非神話傳說想像之物,而是確實存在,有不同時地的
人見過並記述下來的。可是當今世上,仍可以找到這個絕產了一千五百年的神物嗎?
答案是:摩尼寳珠之所以是摩尼寳珠,即是它不可能在這個世上被消失的。只不過其產量絕少,唯有緣人可得之!

摩尼珠探索

  • 摩尼珠探索 作者: 賴成蔭

    從來「摩尼珠」就是天下最高能量的寶石! 「觀音菩薩」就是「手持摩尼珠和蓮花的聖者」。原來還有地藏菩薩、黃財神菩薩手持的,乃至藏傳佛教的密勒日巴尊者、大護法瑪哈嘎拿和獅面空行母的輔神紅猴的左手骷髏鉢內放著的都是摩尼珠。東晉法顯和尚在其「佛國記」及唐玄奘法師的「大唐西域記」都有記載他們在印度見到摩尼珠的盛事,詳加描述,並視為國寶級的神器。估計摩尼珠的原產地是在印度,而且極可能是斯里蘭卡,因其地就是觀音菩薩道場,至今仍盛產貓眼石。可惜的是遠在一千多年前,(即唐朝時代)摩尼珠已絕產。這樣才有西藏天珠的崛起取代,以至於今日。近年西方社會卻出現了另一種號稱「摩尼珠」的黑色隕石粒子,據說是來自天狼星的隕石,主要在美國的亞利桑拿州和南美哥倫比亞地區出土。其實這個所謂「摩尼珠」完全是另一回事,只是名稱相同而已。原來「摩尼」一詞來自梵文 cinta-mani 的音譯,而意譯就是「如意寶珠」,這是泛指具有令人心想事成,滿願能力的寶石;而不是某一特別品種寶石的名稱。

    「摩尼珠」的特徵是什麼?缐索來自西藏密宗的古舊佛像和唐卡的造型描繪。原來印度佛教在中世紀(即約六百年前)被回教勢力入侵清剿撲滅之時,大量僧侶携著種種聖物逃入西藏流傳下來。此所以在舊製的佛像和唐卡中存在了「摩尼珠」的仔細清晰的描繪。有些「摩尼珠」一直留存至今,而機緣巧合,什至流入古玩文物市場,找尋新的主人。可惜近代製作佛像和唐卡的工匠,根本不知「摩尼珠」為何物,致其描繪此物時失真或變形了。最明顯的是韓國人早在明朝時代(即五百年前)繪製的地藏菩薩手持的「摩尼珠」竟然是一顆透明的水晶球。

    西藏唐卡由於是用工筆重彩繪製,我們得以很清楚看到「摩尼珠」的真面目。更重要的是唐卡不但描述了菩薩/上師/ 護法手持此珠之外,還有在其身前的供桌上或地面上,也有擺放著最少一排或多至三排,為數約十多顆的摩尼珠作為供品。可堪留意的是:
    (1) 這些寶石竟是唯一的供品,捨此之外別無他物。反映此乃世上唯一最好的珍寶,足以上供給諸佛菩薩之物。
    (2) 在當時「摩尼珠」的產量也可不少,肯定不止於菩薩手上的幾颗。「摩尼珠」的特徵有:一. 圓球形狀: 此乃能量形成的最佳狀態。因天然能量原為極高熱的旋渦,逐步冷卻成為氣泡,最後結成晶體。二. 體積夠大:大約在直徑十至十三公分左右,剛好可以捧在手上。唐卡中從未見過更大的球體。而細粒的珠子倒是有的,那竟然就是掛在身上的「瓔珞」!三. 晶石: 即硬度較高的寶石。四. 光澤:亮度強,折射強。五. 縞紋:同心圓式橫帶紋(活像「木星帶」)六. 眼珠: 此乃氣泡旋渦的核心部份。一般出現在球體的頂部,這就是一般人所 的「天眼石」説 。七. 不透明: 若然,透明的水晶球肯定不是。八. 顏色: 其實種種顏色都可以,但以黃、紅、藍色為主。不論是任何石材,產自何方,凡符合上述特徵的便是「摩尼珠」了!當今世上還可以找到嗎?我的探索經驗可以和大家分享:(一)「貓眼石」: 有很多地方符合,但卻欠缺最關鍵的「眼珠」和「縞紋」,因此肯定不是。(二)「龍珠」;此乃足球般大的石球,上有大眼珠和縞紋帶,據 產地是南非,亦有說這個只是台灣説大理石而已。可是摩尼珠並不是大石球,何況此石欠缺光澤亮度,而且硬度亦不夠,不足以稱為寶石。 黑縞瑪瑙: 外國人稱之為「安力士」Onyx 。此石具有大眼珠及縞紋帶,但由於石身深黑如墨且不透明,若非有心仔細察看,很難發現。以致很多人誤以為是「黑曜石」或「黑水晶」。重要的是此石有符合摩尼珠的大小尺寸,而且價錢不貴。但問題是其條紋並不明 ,稍遠觀望根本看不見,而且沒有折射的悅目光芒。我認為此石界乎顕摩尼珠和天珠之間的能量石,什至是天珠的源頭濫觴。(四) 虎眼石: 此石乃貓眼石的進化版,主要產地是南非(現為南非的「國石」),幾乎擁有全部摩尼珠的特徵!只可惜其岩層厚度不會大於十公分,而所生 出來的石球直徑不可能超過八公分。由於尺寸不産夠大則不可以被視為「摩尼珠」。或許古代的斯里蘭卡有較厚的岩層,生產出摩尼珠,但數量不可能多,而且早已在一千多年前絕 了。産這些古董文物或有可能流入到玉石市埸或拍賣行,只是可遇而不可求。由於識之者寡,其價格不會比水晶球貴吧!(五) 世界之大,礦藏之豐,在任何時地,都可能另有摩尼珠石材被發現開採,廣傳世間。彩蛋是:如果大家循著前述的種種特徵探索追尋,定會發現摩尼珠礦藏的確尚在人間!19-4-2022

舍利子衍生法大公開

學佛交流地帶

「舍利子衍生法大公開」

作者: 賴成蔭

二十多年來我一直尋找舍利子衍生的規律,近日機緣巧合觀摩了幾位香港的大收藏家,並參考了世界各地的佛舍利博物館(包括台中、星架坡、吉隆坡和曼谷)的大量照片,終於有所領悟!為滿佛光普照之願,立即第一時間在此公諸於世!

舍利子的衍生,可分三個層面來說:

(一) 正能量的儲存容器:

正能量必須要儲存到一定的體量,才可令舍利子長大,乃至衍生。

我在參觀了上述大量的舍利子藏品時,發現了其三大特性:喜歡敞大的空間、喜歡掛壁懸在瓶邊、喜歡群居。反過來說就是處於很狹窄的容器:例如小膠囊、扁平的膠袋、利是封或很細小的瓶/ 盒內的(尤其是單獨一顆存放)極少出現增長和衍生的情況。

其實最原始的舍利子容器是「水晶圓球形瓶」。據佛經記載: 佛舍利最初被分成天界、龍宮及人間三大份,而四大龍王是把佛舍利供奉於水晶塔中的。

由於大型的天然水晶石材極為稀少難得,只有龍宮才有條件這樣做。在人間就只能用較珍罕的半寶石製作圓球型瓶供奉。這在印度發掘出二千五百年前釋迦族人供奉的佛舍利瓶乃是粉紅色大理石圓球型瓶。

在中國的考古發掘中:唐代中業以前帝皇級供奉的佛舍利是密封在「水晶圓球型」寶瓶之中的,此乃以中華極其富强之力,依足印度傳統舊制成造的。直至唐代中業(即唐憲宗迎佛指骨之時)由於大塊的水晶石材已絕產,才創造出極具中國特色的「金棺銀」供奉。殊不知此乃「極門外漢」式的只求華麗美觀而實際上不知所謂的設計!

原來金屬材料是正能量的絕緣體,此所以有傳説:若人拾得舍利應盡快放入金屬容器中,否則便有可能被天神拿走了!這正好說明了金屬物料可以封住正能量,但卻因此而令舍利子不能夠長大和衍生。

圓球形乃最能儲存和發放能量的形狀,我們只要看看觀音、地藏、藥師佛、黃財神手上拿著的全是圓球形的寶珠便可意會到了。(按: 這些我會在下一篇文章講摩尼寶珠和天珠時作更詳細的解釋)

現在天然水晶瓶仍可以買到,但尺寸很小,價亦過千元。但可以買合成水晶物料製的圓球形舍利瓶,效果仍是不錯的。

………………………………………………..

(二)正能量的活化:

大多供奉舍利子的人士都有一共同感,就是舍利子老是好像沉睡冬眠,用盡方法都沒法把它喚醒,亳無反應。

原來大家都是做著相同的事,就是把舍利子好好封存,盡量清淨聖潔的高高放在神壇之上;盡量不作觸摸、移動或對它做些什麼。殊不知這正是令舍利子進入冬眠狀態之因!

據「寶悉地成佛陀羅尼經」所載:「(舍利)帶于身上,不論晝夜;若淨若不浄,若觸若不觸;所獲功德無有所計比量!」這是解說到舍利子必須經和人接觸,融入生活,此中無有所謂善惡、清俗、淨穢之別。如此才可令舍利子活化,才能發揮其蔭庇加持的功能。

這個活化的方法可謂千變萬化 ,因人因時因地而各有不同,在此很難明說清楚。但知當今不少名廚、調酒師和咖啡師都有一招秘技,其術語叫做 bypass ,極能把高端級的美食質量活化,我認為這正正是活化舍利子的精髓!但這個由於涉及「行規秘技」,在此不便公開。

…………………………………………..

(三)正能量的輸入:

原來舍利子在活化狀態之時有兩大徵狀:一是散發出香氣(這是近似蓮花的清香)。其二是表面産生粘性 sticky ,什至令其可以貼掛在瓶壁上。

此時如果能夠輸入正能量,舍利子便會長大和衍生。但問題是正能量必然是由高强處流向低弱處,而世間可有比舍利子正能量更高强之物嗎?答案是「沒有」!因此信眾把種種神物聖物如佛像、唐卡、聖僧遺物;天珠、天鉄、大水晶球、寶石,半寶石;乃至檀香、西藏紅花、孔雀羽毛等等供於其旁,都是毫無作用!

有人試把舍利子帶到神山聖地,或出席法會閉關,或給寧波車加持等。但這種種正能量頂多只和舍利子的相等,因此不足以催化舍利子衍生。

浸聖水、曬月光、曬太陽可以嗎?但由於這些正能量不夠聚焦(focus ),什至帶有些「負能量」和種種雜亂物質;這些做法可能有些淨化或活化效果,但肯定不足以令舍利子衍生。

其實能直接令舍利子衍生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靠修行者的功力,在修持時其正能量(那怕只有一秒的時間)高於舍利子,便能輸入其內令其衍生!

在歷史上確實有帝皇以此來驗証高僧的修行功力,最早及最著名的案例就是三國時代的吳帝孫權限令胡僧名叫「康僧會」的,七天之內求得「感應舍利」,否則治罪。結果他在第二十二天求得。時至今日,有不少高僧喜以自已在說法講經或做法會時出現「天降舍利」來引証自己的修行境界。

……………………………………..

然而世上仍有兩條令舍利子衍生的㨗徑可以告訴大家:

一. 直接求大寶法王加持舍利子: 在過去多年我已聽聞多宗的成功事例。這一方面是大寶法王的證量已是佛的境界,當然可以做得到;另方面這必定和求取者本身的業力福報有関。

二.行大善業:這個大慈悲心可以感動天地,其正能量之巨大足以令舍利子衍生!就憑這點可以反映行菩薩道的功德效果遠遠大於日日誦經打坐,早課晚課的修行。

最後不得不説,世上確有一些完全不能解釋的舍利子衍生情況:有些人一直把舍利子密實收藏,置於狹窄空間,不見天日,不聞不問,但多年後打開一看竟然生滿了一堆小粒子來。

我的勉强解釋是:當初此人獲得此舍利子時,很幸運地它仍是處於活化狀態,因此即使對其置諸不理,仍有一段時間繼續衍生出小粒子,直至逐漸進入冬眠狀態為止。

12-2-2022

八萬四千法門以外

「八萬四千法門以外」 作者: 賴成蔭 12-12-2021

一位我很重視的人狠狠批評說:「你一直以來在妙境會訊中寫的東西完全是胡説八道、憑空揑造的歪理。大家(指外面的大師兄、大師姐、乃至喇嘛們)都説從未聽過這些怪論!」
「還有,你口口聲聲說有不少見地解說是來自大寶法王對你的私下口述,那請先把要發表的文章翻譯成英文,取得法王的審閲批准才好刊登!」
出事了!這反映了我的文章無意間開罪了很多人,因為他們的權威性佛法和修行指導解説被打臉了!我甚至在好幾年前就聽聞有人拿著我的論點在顯宗法師開示大會上爭鋒,場面尷尬!
其實我近日已有擱筆之想,主要原因是可以公開的佛法已說得差不多了,餘下來的是秘密法,絕對不宜公開談論的!
然而我又記起兩年前大寶法王指示我可以在社交平台組群之類分享我的學佛體會,因此若未到最後一刻寫無可寫,我仍會努力下去!
回想幾年前在印度新德里的一個下午,大寶法王帶著幾個近身喇嘛,還有我夫婦倆,前往一位大功德主的香燻店做開光儀式。法事完滿後,法王給店主人介紹説:這兩位是我的香港弟子!當時我不禁熱淚盈眶!
……………………………………………
佛以一音說法,唯聴者可以分別衍生出八萬四千法門!皆因時地人的不同所致。
試問以個人環境、根器、精力等等之有限,可以聴聞或尋找到多少個修行法門呢?老實告訴你:時至今日大寶法王仍在很勤力的學習吸收其他教派的法門,從未有停止過。
如果你見聞或遇上一個以前未有人知道的法門,那請問這個是八萬四千法門之內的佛法?抑或是八萬四千法門以外的佛法呢?其實在之內或以外是沒有分別的,畢竟八萬四千只是大約數目,極言其多而已。
人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更何況佛陀説法除了在人間,還有在天界,龍宮、乃至在過去世的時空及「伏藏」等地方。
最重要是現存的佛經(大藏經)並不完整,有很多早已消失。在中國的晚唐時代武宗滅佛(公元842-846 年)和更慘烈的西藏王朗達磨(公元837-842年)及其後長達一百年的滅佛行動,把印度佛教後期發展的絕大部份經典(主要是密宗的教法)毀掉了!
試看唐朝六祖慧能開創的「祖師襌」,西藏密宗蓮花生大士的「大圓滿」及大寶法王的「大手印」,乃至近代由緬甸鄔包金大師開創的「內觀禪」等,都是佛經所未載的法門,而這些在今天已是泰山北斗般的金法了!
…………………………………………..
眾多見地和法門,我們如何分辨這個是「歪理」抑或是「正法」呢?這個當然是靠推理分析論辨和實踐修行驗證。當今世上沒有任何人全知所有法門,可以憑他認證:凡是他知聞的就是正法,否則就是偽託的假法!奈何!
其實這是有客觀的驗證標準的:
一. 對比「三法印」:看看此見地和法門是否符合「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湼槃寂靜」的佛法三大核心價值,此乃驗證佛陀教法簽名作實的三個印鑑。

二. 觀察其慈悲心和菩薩行: 尤其是行為至為重要。任何修行人口中不斷講慈悲心,不把這個掛在口邊的才是儍瓜。但令人迷惑的是: 有些人錦衣美食,頻密出遊,而且不斷把這些照片放上網頁和臉書。有人為這開脫說阿羅漢是先修自身,成就後才作菩薩行的。這個太反智了吧,任何人不修菩薩行肯定不能成道!
関鍵就在有捨才有得,捨的愈大得的愈大。這捨的程度%人人不同,但其實可以量度出來的。那主要看你這個捨涉及的「犧牲感」有多大;亦即這個奉獻給你帶來的損失和痛苦有多大。例如億萬富翁捐一百萬元對比極飢餓者把僅有的一隻香蕉分了一半給餓狗吃,分別夠明顯了吧。
三. 驗證其修行效果: 最重要是修「心」,即是「念力」/「願力」的驗證(Mind Power training ) 。這個體現在「心想事成」/ 「所願成就」的能力上( wish fulfilling power )。
…………………………………………..
既然説到修行,就必須一提大寶法王剛在「噶舉世界祈福法會」中長達兩小時的英文開示。個人認為這是法王就其修行經驗的極精釆總結。
在此歸納為四個重點:
一. 修行的內容:應是簡單、容易,亳不費力的。
反過來說就是避免繁文褥節,把簡單問題複雜化。用今天的術語,這叫「糢糊焦點」。
二. 修行的過程: 應該是輕鬆自在,開開心心的享受。完全沒有壓力,百無禁忌、順其自然,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
反過來説,就是不要給自己壓力,尤其是諸多禁忌戒律,令人誠惶誠恐,擔心不如法,什至動輒得咎。説得難聽的: 這個不是修行而似是在考淘汰試或升班試呢!
三. 持之以恆: 這是持續累積效果的「心之操練」 mind training 。我們每天除了做「體操」,還要做「心操」。
「心力」(念力) Mind power 是世上最具能量的東西,其效能可以强大到遠超我們的想像,什至是無所不能的!
四. 祈願迴向( aspiration) : 這是每日修行的最重要部份,否則便是如入寶山空手回!
這個善願可以是成就他人的,也可以是成就自已。只要你立心向善行菩薩道,成就自己也就是成就他人。這個沒有什麼覺得不好意思祈求的。
發願要大: 很多人自覺渺小,能力有限,不敢發大願。而大寶法王鼓勵我們不妨大膽發大願,因為「心力」能量之大是不可思議的!
大寶法王最後解釋為何很多人的發願未能實現的原因: 其實這個往往和你的修行功力無関,而是由於你所發的善願未有作出清晰的界定。(即是在時間和量化方面説得愈具體愈好)例如: 健康、快樂、長壽、世界和平等都是太籠統的善願。
另一原因可能是你自己的信心不足,半信半疑有関。
如果了解這些,你要「所願成就」必可達到!
12-12-2021

咖啡是毒藥?是仙丹?

  • 妙境通訊2021 年 11 月 & 12月【學佛交流地帶】「咖啡是毒藥?是仙丹?」 作者: 賴成蔭

    在那遙遠的地方,大中華文化域外之所,由中亞直至歐洲,過去兩千多年來雖然沒有茶葉這個能醫百病的靈丹,卻存在另一種代用品,那就是咖啡。傳說中: 咖啡豆是在北非埃塞俄比亞(Ethiopia ,又稱依索比亞)被牧羊人發現。他們發覺羊群吃了這個豆後特別興奮,而且成長得較壯健。然後人們相信喝咖啡水可以健康長壽,而且能醫百病,包括當時被視為最恐怖的絕症「痳瘋病」。就是這樣,咖啡在地中海及中東地區流行起來。當時由於產量不大,被視為珍寶,只有皇室和貴族才可以有特權享用。時至今日,「土耳其咖啡 」亦有一個古諺説:若有人給你煑一杯咖啡,那就是你三生有幸,遇上了宿世的至友!而且還以喝後沉在杯底的咖啡粉末分佈形狀來占卜吉凶。現今世上對咖啡最迷信的肯定是義大利人,他們大都是一日三杯特濃咖啡 (Espresso) ,說若沒有咖啡喝是會死掉的!受到了他們的感染,我也嚐試喝起咖啡來。那是沒有糖和奶的「黑咖啡」,因為經驗是糖和奶(尤其是糖)對健康非常不利的!味道雖然很苦,但燒脂去油膩和通血管,什至防止胃痛的效果非常明顯。與此同時,我發現吃「黑朱古力」也有近似的功能;此所以「可可豆」在古代的南美洲亦被視為罕世仙丹!

    羅布斯塔咖啡 (Robusta Coee)在我勤喝黑咖啡和吃黑朱古力的這幾年,發覺說話和唱誦的聲音愈來愈沙啞,聲帶日漸鬆弛,音域大大收窄。我一直以為這個是和年紀有關,很多老人家的聲音都是沙啞軟弱無力的。直至有一天我喝上了一杯現在文青極流行的所謂「高端咖啡」,再買了一包回家試著自已天天冲泡來喝。竟然發現我的喉嚨聲帶清亮了很多!
  • 終於發現: 原來市面流通的「即溶式咖啡」全是「羅布斯塔」咖啡。這個屬於「大果實」咖啡豆,由於較大粒,因而收成較多;更重要的是它含有較高成份的「吡嗪」pyxazine 變得更苦澀,連昆蟲也不敢吃,因為沒有蟲害,種植成本較低。 正因如此,這種咖啡可以大量生產而且價錢便宜,滿足了全人類的廣大須求。然而這種咖啡其實是對人體有害的(就和以可可豆製的朱古力一様),嚴格來說就是毒藥!可是由於種種原因,咖啡、朱古力就跟香煙一樣,百多年來未有被政府明令禁售,什至連警告字句都沒有!咖啡和可可都含有「吡嗪」,是一種麻醉劑 / 止痛劑,也是興奮劑;如果含量較高,喝多了會對身體有害;包括傷脾腎,骨質疏鬆和我現在發現的傷喉嚨聲帶等。更嚴重的是「吡嗪」很苦澀,很難喝下嚥,因此在製作「即溶咖啡粉」時秘密加入大量糖精類的化學物品,以減低其苦味,而這種物質肯定對身體有很大的傷害。尤其是「三合一」咖啡,肯定偏甜得很過分,只不過和苦味對沖,令人不察覺,反而覺得更好喝!

    阿拉比卡咖啡 (Arabica Coee) 原來世上有另一種咖啡,果實較細小,產量也少得多的「高端咖啡」,其原產地就是北非的埃塞俄比亞。這種咖啡的吡嗪含量低得多,味道不太苦,而是帶酸味。而這個酸味又帶出其他多種「微味道」,包括水果類、果實類和朱古力類的種種味道,變化多端。我認為這反映了它含有多種「微元素」,對人體健康有種種已知或未知的好處! 巧合地,我竟發現了它是我喉嚨沙啞的解藥!此中原因不明,大概其中一種「微元素」能解吡嗪之毒吧。但更奇妙的是現在我的聲帶更超越了以往的最佳狀態,聲音變得更響亮,震音更沉厚,音域更遼闊!更重要的是這個情況仍在繼續進步中!我奇怪從來沒有歌唱家提過這種經驗,抑或這是他們的「秘密武器」,秘而不宣?按道理,不可能世上完全沒有歌唱家喝高端咖啡的吧?

    鴛鴦平心而論,我認為茶比咖啡好喝,對身體的益處較多,且沒有明顯的害處。只不過這是指三十年以上的陳年生普洱茶而言,然而這種茶已是天價,且不可多得。至於「高端咖啡」相對價格便宜十倍以上,而最重要的是它有着某些比茶更佳效果的益處,最明顯是通血管和燒油膩。此外,我發覺喝了咖啡之後會引起胃脹,影響食慾,必須喝些茶去消除。因此茶和咖啡應以相輔相成,最為有益! 説到這裏,我就想了港式茶餐廳的「鴛鴦」,那就是茶啡混合的飲品。估計在百多年前,香港在英國人引入喝咖啡文化下發展出來的民間實戰智慧。從經驗的累積,知道這個二合一是更好喝,而且更有益。
  • 原先我還以為這是香港所獨有的偉大發明,但其實在台灣花蓮就有著名的「擂茶咖啡」!「擂茶」是百多年前台灣的客家人保留的傳統煑茶文化(估計源自宋朝),那就是把米、麥、果仁、薏仁、蓮子、芝麻、玉米等等混合綠茶茶葉,用小木棒擂碎後注水煑沸;然後加入在自家後花園種的「小果實咖啡」冲泡出來的咖啡而成。茶啡合一,再以其他種籽、果實、花卉等等拼配,很可能是人類未來飲品的一大出路,千變萬化可塑性什高,而且是有益身心的仙丹靈藥!13-10-2021

無水無茶道不成

  • 妙境通訊2021 年 9 月& 10月【學佛交流地帶】 「無水無茶道不成」 作者: 賴成蔭

    道教張三豐名句:「無花無酒道不成!」七百多年來不知迷倒了多少修行者。更有人窮畢生精力去研究這是指什麼花和什麼酒,認為是成仙的丹藥,缺之不可以得道!然而亦有不少人認為這個「花」和「酒」只是隱喻人世間的美好事物,直言修行不是離世出塵,不食人間煙火,而是必須要融入世間的悲歡離合,嚐盡種種甜酸苦辣,才能悟道。這個就和六祖壇經所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覓兔角」相互影照! 細讀張三豐的「無根樹道情」歌(共二十四首),此句出自其第三首,只屬於基本功夫的修練境界而已。而此詩前面已有一句「酒肉穿腸道在心」,其寓意已很明顕。至其第二十三首,描述接近成道的境界,直言「摘盡紅花一樹空,空即色,色即空,識透真空在色中」,則是不辯自明了。

    「無水無茶道不成」,這在中國的佛教和道教修行者而言,卻是近二千年來的實踐經驗!「水」是指「聖水」,亦即是「活泉」。這個我在另文已有詳述。而「茶」是中國的獨有神物,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歷來種種傳說,都視茶是能醫百病的仙丹。早在周武王伐紂時,已被作為貢品,到歷代外銷西藏(茶馬互市)、中亞、乃至歐洲;連同絲綢和瓷器,三者賺取著最大的外貿收入。傳說中由神農氏嚐百草中毒遇茶而解,到西藏茶(其實是近似普洱的黑茶)治好了赤松德贊王的怪病,到福建武夷山大紅袍治癒了宋太祖的奇疾等等。這反映了不但民間相信,什至是歷代帝王對此亦深信不疑。更有趣的是有説西藏人,什至是西方的歐亞人,如果未能天天喝茶是會死掉的。至於茶和佛教修行者近兩千年來(東漢時代至今)已結下不解之緣,有「茶禪一味」之説。唐代的茶聖陸羽就是在那個小小不見於經傳的湖北竟陵龍蓋寺學得整套茶藝和品茶工夫的。而最著名的就是宋代趙州禪師「吃茶去」的公案。正所謂「七碗愛至味,一碗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 「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此乃宋代的名諺,有説是出自蘇東坡)此諺包含了三個信息:一. 在全中國的水以「揚子江心」的第一;茶則以蒙山山頂上的為第一。二. 這兩者都是當今世上的仙丹靈藥。三. 以此水泡此茶乃是仙丹中的仙丹極品了。「揚子江心水」是指長江近下遊在江底噴出的活泉水。此泉水是唐代陸羽「茶經」所未載,在宋代才被發現,立即被尊為「天下第一泉」,其正名是「中冷泉」。後來由於長江改道,此泉已上升到陸地,就在當今鎮江金山寺門外。「蒙山頂上茶」是指四川雅安縣蒙山山頂上的茶。蒙山在東漢時已有佛道寺觀,是著名的「蒙山施食法」的發源地。其時有道士陳理真在此種植了七株茶樹,被視為中國人工培植茶樹之祖。然而真正的蒙頂山上茶,並不是指這七棵神樹。據明人筆記「五雜俎」所載:這是指山頂上的野生茶葉,採摘艱險困難,但此茶「可蠲百疾」!隨著中原文化和地域的不斷向外擴張發展,時至今日,「揚子江心水」恐怕已非天下第一了。我們可以在西藏、雲南、兩廣,乃至香港找到同級,什至是更佳的水。 香港的的杯渡井聖水不但是嶺南第一,什至是華南第一!而我們可以輕易汲取,這個似乎是全世界唯一可以做得到的地方。至於「蒙山頂上茶」,在此可以透露,據「新安縣志」所載,香港的青山(即杯渡山)山頂亦有野山茶樹,等同此茶,但是生長在峭壁之上,極難採得。

    中國歷代帝王多喜喝茶,不但要民間貢茶,而且設有御茶園種茶享用。發展到清代,乾隆皇帝御評「普洱茶」居第一位。他更曾賦詩譏諷茶聖陸羽竟然不知有普洱。查普洱產於雲南極偏遠之地,在唐朝時代少有流播到中原地域,不為人知是可以理解的。其實茶葉屬於草本植物,本性寒涼,多喝會傷脾胃,唯獨是普洱類的黑茶,經過儲存期的繼續發酵(即「後發酵」期),寒氣鋭減,反而可以暖胃養脾。此所以「紅樓夢」亦有「夏喝龍井,冬喝普洱」的養生睿智之言。明末崇禎年間的大旅行家徐霞客曾探訪雲南,有緣喝上了普洱茶,讃不絕口,認為是天下第一。其中有一個極少人知的秘密,原來徐霞客評雲南茶中,普洱茶是產於雲南較南部山高只在海拔一千米以上的地區(即易武/勐海地區)只是第三級茶而已。而第二級茶名叫「感通茶」,是產於雲南較北部山高一千五百米以上的地區(即臨滄/昆明地區),而第一級茶名叫「太華茶」是產於更北部山高近二千米的地區(即鳳慶/ 香竹菁地區),而這些多半是野生的千年古樹茶。
  • 說白一點,現在所有的雲南茶統稱為「普洱」(情況同所有的福建武夷岩茶統稱為「大紅袍」一樣),其中最好的普洱茶應是「鳳慶茶」。現在鳳慶茶仍有生產,亦可以買到,價錢不算突出。產量不大,因為沒有宣傳,識之者寡。然而鳳慶的茶農及茶商卻一點也不在乎!皆因他們手上已有「創滙至寶」,那就是「紅茶」。1941 年的抗日戰爭期間,中國政府選址雲南種紅茶出口換取西方提供的武器和物資。在翻遍整個雲南土地後,選址在鳳慶種植開發,可見專家咸認為此地生產的茶最為高質。自此「滇紅」遠銷全世界,而這個金鑛遠比黑茶為大。乾隆皇帝不但把雲南普洱茶列為貢品並且在北京宮廷內設立「御茶院」,製作「茶膏」。此乃把上品普洱茶湯濃縮結晶而成,製作過程極為複雜,成本高昂;被視為能醫百病的神丹,用來賞賜宗室及功臣。可以肯定的是由煑茶到泡茶,到以茶膏開水是品茶經驗累積的進化,發展到茶膏可謂極至了。 可是茶膏太昂貴,而且產量稀少,往往過斤的茶葉才可以製成一小片茶膏。到清廷覆亡後便無以為繼了。雖然近年有人再試製作,但時移世易,意外地有了陳年舊普洱的崛起,取而代之。這個是在清末民初時期被偶然發現:把普洱茶葉儲存一段時間,茶葉經過進一步發酵,不但茶味更濃烈卻不苦澀,而且寒涼氣消失,反而變成補身之物。當年的儲存期並不太長,但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起,由於種種原因和機緣巧合,有些普洱茶竟然被放在倉內三四十年以上的時間。拿出來喝,可謂驚天地泣鬼神,肯定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好喝的茶,美稱為「乾倉之味」!只可惜這種陳年後發酵茶至今已是天價,被視為可以喝的「古董」,非一般人可以喝得起的了。即使你有錢而且有緣買得,恐怕亦捨不得喝下肚。只有很個別的人士在較早時候買下並儲藏了一些,到現在仍可以開懷大喝!不過天無絕人之路,我們現在仍可以用拼配茶藝技法,例如以生普洱配熟普洱、以新普洱配舊普洱 泡製出既好喝又有益的茶。可以肯定的說這是未來茶葉發展的康莊大道。

    香港和茶不但關係密切,而且是在茶藝發展史上立下豐功偉績!基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種種絕罕巧合因緣,香港成了中國茶葉的集散、儲存和品嚐之地。由長洲的茶廠(負責拼配、包装和儲存)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拼配「宋聘號」茶餅,還在七十年代初期發明「熟普洱」的堆渥法;到粵式茶樓盛行「飲茶」的風氣,體會到「水滾茶靚」、「愈陳愈香」的新進概念,而且還開發出「菊花普洱茶」這個全新的拼配大道;再到八十年代末期有天才的茶商兼茶藝大師陳國義發現了「乾倉儲存法」,直接令普洱茶在眾茶中脫穎而出,超越了前人的所有境界,成為茶葉中之壬者。

水為生命至寶

  • 妙境通訊2021 年 7 月& 8 月【學佛交流地帶】 水為生命至寶 作者: 賴成蔭

    (香港聖水的蹤跡) 世人都知有「食療」,即是以食物補身,殊不知「水補」才是最重要的!因為人體有百分之七十以上是水,全身的運作都是由血液所帶動,能量亦是由此而來的。明代大醫師李時珍著「本草綱目」明言:「水為百藥之王」,其實亦即是「百補之王」,所謂「千補身,萬補身,不及水補身!」或者說: 水有什麼稀罕,較優質的水,尤其是礦泉水到處都可以買到。事實上有不少香港市民喜歡趁晨運或行山順道上山取水,就我所知: 九龍山脈中的畢架山近山頂巨石處、慈雲山觀音廟門口的沙田山坳道馬路旁、飛鵝嶺近扎山道路邊都是取水熱點。我就曾見過一大班人在慈雲山觀音廟前排隊取水,他們還帶備了小型手拖車盛載著五公升級大水桶而來,看上去是非常認真的!然而礦泉水其實非常寒涼,對很多人來說,不大適合。例如著名的「巴馬水」,我喝了之後感到輕微頭暈和胃痛,不宜多喝。世界上最優質的水是其水份子結構最為細小,亦是最活躍的。正因如此,它具有遠優於一般水的「活化」和「浄化」功能!因其能活化身體的組織結構,會令身體變得更年輕有活力;因其有浄化功能,則能去除人體內的毒素惡菌,有機會令惡疾絕症痊癒。這種水世上極罕,因而往往被奉為「聖水」!其實這種「聖水」與一般從天雨/雪水而來的泉水或掘井汲取藏於地下積水層的井水來源不同,這個是由地底深處自然而持續地湧出來的,因此又被稱為「活泉」。古今中外都有這些活泉治好惡疾絕症的記載。其中最著名的有回教聖地麥加的「滲滲泉」、天主教在法國露德的「聖母泉」,每年都有好幾百萬人前往朝拜和浸浴,得到治癒惡疾絕症的傳說數不勝數。這種被奉為「聖泉」的活水在中國也為數不少。例如西藏拉薩近祖普寺的「第二世大寶法王仗泉」、日喀則扎什倫布寺的「班禪泉」、雲南雞足山華首門的「雙淚泉」(據說能治眼疾)等等。而其中最不可思議的是山西省綿山「正果寺」附近的「聖乳泉」和「石桐水」,

  • 這些活泉是被明末清初時期的大醫師傅青主鑑定為聖水的。現存正果寺(連同鄰寺)總共有十五尊肉身羅漢像,是全中國最多修成金剛不壞身的修行者之地。(其中一位竟是道教的修行者,則是極為罕見。)傳說中這些僧侶和道士之所以能修成正果,很大程度是因為天天喝了聖水,尤其是在其圓寂前最後的日子,完全不吃東西,只喝少許聖水而已!這樣極其珍罕的聖水,自是世間難得,什至可遇不可求。即使是千里朝聖,舟車勞頓,翻山越嶺,或許只可取得一觚而飲!有誰會想到香港這個彈丸之地,竟然有「四大活泉」,至今尤存!香港是福地,信焉! 據淸代嘉慶年間編篡的「新安縣志」記載,香港有有四大活泉:1. 青山寺虎跑井2. 靈渡寺杯渡井3. 錦田圭角泉4. 長洲仙人井 其中虎跑井和杯渡井乃南北朝劉宋時代為杯渡禪師所開發的,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歷史,堪稱嶺南第一,什至是江南第一聖水!由清嘉慶年間至今不過一百五十年,就地質學的年紀來說其實很短暫,亦即此四大活泉,現在仍應存在! (一)長洲仙人井: 現今的長洲地圖仍有清楚標示了「仙人井」這個地區的位置。那是在山頂道圍繞住氣象觀測站一帶的地域。有人曾去找尋卻沒有發現。殊不知「新安縣志」所載:此井是在長洲山麓,因此估計當年的仙人井地區比現在只位處山上的地域大得多,而且下至山腳的民居。而且極可能是當年長洲居民的主要生活水源。現在長州舊市區中心的興隆後街和學佬巷之間有一著名的大古井,而附近的大新後街有一副井,以地理位置推測,這個很可能就是仙人井。(二)錦田圭角泉:據載是北宋末年(距今一千年)江西人鄧符協,說是賴布衣的門生,為找風水寶地尋龍直至香港,終於決定舉家南來落戶於錦田地區。其地有圭角山,而他在山麓找到「圭角泉」活水,乃建「力瀛書院」於泉旁。 圭角泉的所在一直失傳。但近年有人憑被發現的石碑和一個名為「九品官伍氏墓鉻」的記載,找到了圭角泉的位置是在逢吉鄉 603 號小巴總站旁第二菜站附近的民居。此泉已被私有化,改成一個三角形的荷花池了。(三)青山寺虎跑井:「新安縣志」清楚記載是在當時的寺門口附近,其旁就是杯渡岩。

    然而今日的青山禪院只是近百年前在舊寺前面較低處興建,位置已有所改變。實地考察,杯渡岩左側的「多子佛岩」前有一古井,其旁有一很粗壯且高過百尺的千年巨杉樹,相信此乃傳説中的虎跑井。唯此井已乾沽沒有活水了。然而從寺內水管的穿插分佈看,目前青山寺的用水很可能是來自此井,亦即是此井早已被私有化了的。 (四)靈渡寺杯渡井: 傳說中此井是杯渡禪師所開發,而且他在開發之後便由青山寺移居此地建立了靈渡寺。其中原因可能是此井水源較充足而水質更佳所致。(據知古代的靈渡寺是在靈渡山背上,距現址頗遠,亦即是若以取水較方便來作遷寺的考慮,並不成立。) 杯渡井聖水一直享負盛名,此水每天被供奉於靈渡寺佛壇之上,附近村民有病患則來求喝此水,對其神奇功效,相互傳頌。最特別的是靈渡寺內有一長達過千字的碑記,乃是清光緒年間(公元 1904 年)夏村鄕紳鄧惠麟所立,詳述其父親身患絕症(可能是肺病或癌症?)天天來求此水飲用,終於奇跡地痊癒的事跡。這樣的碑文不但是香港碑記中所獨有,即使在全中國的歷史記錄中也是非常罕見的。杯渡井現仍存在於靈渡寺背後的小溪源頭,其上岩壁刻有「杯渡井」三個大字。其旁還有一片石碑,唯字跡已不可辨,只能讀出開首的「杯渡」二字。 靈渡寺的管理員葉先生告訴我:此井不時有人到來汲水泡茶,讚不絕口。又有村民告訴我:他曾冬天到來取水,發覺此水什為溫暖。我在炎炎夏日來此汲水,水桶竟呈現一片白霜霞氣!可見此水什為冰冷,肯定是來自地底深處。但奇怪的是此水喝來一點也不覺「寒涼」,這正是聖水之所以為聖水也! 如此全中國,什至是全世界第一級的聖水,曾有人建議開發成「主題旅遊點」,但由於地點偏遠,游人稀少,也實在無可奈何! 試想這樣的聖地聖水,你不須要歷盡山高路遠,辛勞疲累,才可取得一觚而飲,卻是可以駕車直達其旁,從容汲水,滿載而歸。香港人的福報可真不淺啊!15-6-2021

密宗解密的吊詭

  • 妙境通訊2021 年 5 月& 6 月【學佛交流地帶】密宗解密的吊詭 作者: 賴成蔭

    密宗可以說是當今世上最複雜艱深的修行法門,也是最簡單容易的修行法門!所謂複雜艱深的就是「瑜伽密」(包括事密、行密和瑜伽密),即是種種事相儀軌的修持。而所謂簡單容易的就是「無上瑜伽密」,即是「大手印」/ 「大圓滿」的修持法。人性(其實即是佛性)往往喜歡執著於複雜艱深的事物,但其實最有效、最易受益的卻是最簡單容易的事物! 記得在二十多年前,我初修密宗,也有上禪宗的道場修法,以作比較取捨。當時的禪師指我是個喜歡簡樸生活的人,較適宜修禪宗。但我留意到禪宗的教法實在太太簡單到難以想像,大部份時間都是叫你坐著,眼光光地望著地板。感覺上好像什麼都沒有教你,我覺得還是選修密宗吧,反正多東西學,而且在觀感上好像很勁! 事實上,在後來的幾年,禪中心已加入了打坐時教「觀呼吸法」,還有持誦「大悲咒」和「南無華嚴聖衆」等功課…….. 可是修密宗就大大不同,修行的套路數不勝數,簡直是要什麼有什麼,要多複雜艱深就有多複雜艱深!而且這些都是全方位、超立體的;包括了文字,圖像,形相,顏色、聲音、動作等等的心識(觀想)和身體上的活動。 五花八道,令人嘆為觀止! 問題來了,很多修行者就是著了這個五里迷霧,愈走愈深,還悠然自得。自以為懂得很多,功力很強,實在是高人一等,有點兒飄飄若仙的感覺。進而以此指指點點,批評別人功力不夠班,修行並不如法…….他們憑什麼這麼說呢?就是因為見到人家修的法不夠他們的複雜細緻! 記得有一次,我目睹一位師兄鍥而不捨的向一位地位崇高的寧波車請教「獻曼達盤」的各個仔細部位的名稱、含義和功能,最後大寧波車不作答,轉身跑掉了。 我曾試過問一位極尊貴的大德:白度母是否二十一度母之一,(因為我自己弄不清楚)而他竟然答錯了!我當時並不覺得這些可笑,而是深切體會到對一個真正修行成就的人來說,這些細節根本亳不重要,他們從來就不管這些,什至老早把這些忘掉了!
  • 當然有人會質疑: 八萬四千法門中難道完全沒有較複雜艱深的法門嗎? 理論上,這個應該存在,因為有些人可能真的適合修較複雜艱深的法門的。(例如愛恩斯坦?哈哈!)但對絕大部份的人來說,都是以極簡單容易的法門開悟成就的! 問題是這個「極簡單容易」的法門,得來卻絕不簡單容易!你必須由極複雜的種種法門入手,經過長時間的浸淫消化,最後才能悟出最適合自已的簡單容易法門。 持之以恆,乃至行「自動波」,一天二十四小時的無間斷修持,直至成就! 這正是:「弱水三千,只取一觚飲!」 取那一觚來飲呢?說實話,即使是你的根本上師也未必能夠幫到你。他只可以給你一些引導和指示,主要還是要看你自己! 八萬四千法門中就憑你自已找出一個來。或曰:我怎麼知道這個法門就是八萬四千法門的其中之一?我們不可能自己亂搞啊!所謂八萬四千法門只是形容其數量之多而已,其實遠遠不止此數。根本上有很多法門仍然未見於過去二千五百年的佛典記載和教法之中,你自己大可以去發現一個法門出來的!至於你這個法門是否真正的佛法?那就視乎它的見地是否合符「三法印」了!

    我又如何知道自已的修行真的有效果,可以走上成佛之路呢? 主要的驗證標準是看看你的「願力」是否能夠成就。 其實這是一個成就者最大的能力表現! 當然有人會説: 即使是「初地菩薩」的種種神通你已擁有了嗎?其實這個關鍵在於你的肉身是否仍然存在!如果仍有肉身的負累,很多神通力都要被大打折扣,什至未能施展的。除非你有另外修持特別的法門,令你的「元神」有出離肉身的能力。但這個也有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亦即是說: 你如果要擁有「初地菩薩」的種種神通,必須在你的肉身放下之後,亦即是死亡後進入「中陰身」的狀態時,才能體現出來的。 已經成道,承願再來的菩薩(例如大寶法王)當然不在此例。而我們這些凡夫俗子,目前頂多可以算是「準菩薩」( Demi-Bodhisava ) 而已!

修行路上的幾個關鍵詞

  • 妙境通訊2021 年 3 月& 4 月【學佛交流地帶】 修行路上的幾個關鍵詞 作者:賴成蔭

    下面的文字是我猶豫和推延了一年多才決定寫出來的。原因是一方面我擔心太隨便地洩露天機,另方面是恐怕被人批評指責説:你已開悟了嗎?你已証道了嗎?你憑什麼扮大師教人如何修成正果?這一切缘於 2019 年四月我們夫妻兩人在印度新德里大寶法王住所聽了他的開示(這是我有生以來聽過最精釆的開示),正要告辭離開的時候,法王對我說:其實你可以把對佛法的認知告訴其他人,這不是要登壇說法,而是可以在朋友的交談或社交組群的文字分享上去做。就是因了這句話,我再開始在「會訊」 Newsletter 上寫東西。

    修行路上的關鍵詞:(一)個性化 Individuality有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這個世界上任何個體,那怕他是如何渺小,如何不值得人注意,乃至被人輕忽,什至看來令人反感討厭,都有其美麗動人的一面,有其被欣賞尊重的一面。每一個體都有佛性,而在修行方法和悟道方式上都是各自不同的。如果博覧歷代大修行者的成就歷程,你會驚訝地發現他們的証道方式都是大不相同,各有故事的。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其實遠遠不止此數),各人以其因緣、習性、強弱項的不同,修成正果的道路必然是各自不同的。從這推論下去,修行者若要成就,最重要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修行法門。很明顯,這個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什至連上師也未必幫到你,必須靠自己去體會。正因如此,那些為人家定下種種修行法規指定動作,什至動輙說人家修行「不如法」的,肯定不可以幫你逹到個性化的修行。

  • (二)母語 Mother tongue修行上應用那種語文進行最為有效?很多人認為應以梵文進行,因為這是人類最早的語言,亦即是源自過去世諸佛菩薩的語言。藏傳佛教則強調用藏文修行。大寶法王曾說過: 藏文和母語同等重要,但由於藏文法本內含歷代祖師的加持力,因此宜以藏文唸誦。然而我留意到近年大寶法王及不少寧波車都強調用母語來修法了。本人曾修習印度教的「瑜伽飛行」課程,主要教授二十一個 sutra (關鍵詞)。在最初傳授的十年,這些關鍵詞是用梵文的,但後來就改用「母語」了,因為他們發現用「母語」所得到的效果快很多!說得粗俗點,任何母親都能聽得懂嬰兒的牙牙亂語,何況是諸佛菩薩?他們不會只聽得懂梵文和藏文,也絕不會對其他語文的禱告置諸不理的。事實上,母語就是心語,是最能令你得到相應的語言和文字!(三)解密從簡 Simplicity這個就是我前面提到大寶法王给我倆最精釆的開示。他說:一切的修行法都是由繁開始,入簡終結。而密宗更是所有修行法門中「由極繁而到極簡」的過程!正因如此,修密法往往最能快速成效!為何要由繁開始呢?因為世人的心態往往認為愈繁複高深,愈困難艱苦、愈神祕莫明的就是最崇高和最具價值的。這會令人自覺渺小和無知,放下自我的傲慢和執着;對其崇敬、佩服、愈發心努力追尋、虛心學習、更而為之著迷、全力以赴、鍥而不捨。這個初心、虔敬心、勇猛精進心正就是修行成就的基石!另一角度看,你必須廣泛地接觸修習各種法門,包括形象的、聲音的、顏色的、動作的、觀想的……,逐一嚐試和體驗才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已個性( individuality )的修行法門。修行進入極繁的階段就是「瑜伽密」的修行。而關鍵在於修行路上,你能夠從極繁複、神秘深奧難明的符號和密碼中解讀出來(de-code),這個就是找到了最適合自已修行的極簡化途徑。這個可能只是一個語音、或一句咒語、或一個觀想,人人不同。在這方面,上師或許可以給你一些引導,但主要還是靠你自己的體會。這個就是「無上瑜伽密」的境界。

  • (四)自動波 Automation找到了這個極簡易的個人性修行心法,你便可以一天二十四個小時行住坐臥的去進行。不必拘泥於在什麼地方(例如必須面對佛壇或在靜室才能修法),不必拘泥於環境(例如必須要很清靜沒有人打擾才能修法),也不必拘泥於形相(例如必須要端坐,穿好衣服才能修法)。如此全天候全方位的修法,進步自然一日千里!至高的境界就是連用心專注於行住坐臥的修行也不須要,而是自動自發,亳不費力的去做。這個境界叫做「無修而修」。這個說來有點「玄」,但其實關鍵在於你的心靈能夠打開。心輪一開,全身三脈七輪全部暢通,自然能和天地正能量(諸佛菩蕯的加持力)相應。在這個狀態之下,你的身體氣埸無論何時何地都在運轉和擴散著正能量!這是走著「自動波」,不須要你動用任何心力/念力便可以做到了的。說到這裏,大家應該體會到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心輪」的打開,但這個並不能靠努力用功修法達到的,而是由「慈悲心」 compassion 所引發的。因此,修行路上最重要的關鍵詞就是「慈悲心」!

    或曰:以上這些都是空談,你能夠做得到嗎?你又如何知道自己已經做到了呢?大寶法王提到了三個驗證的標準:1. 你是否充滿諸佛菩薩的加持,好運不斷,逢凶化吉?2. 你是否充滿歡喜心?充滿陽光?3. 你的願力是否强勁,心想事成?生活在這種狀態的人,說他是菩薩可能未到,但肯定高於一般人很多。一次 Lama SherabKalsang 在開示中提到 「準菩薩」demi-bodhisattva 的概念,他說世上有很多這類人,就是因為有這些人的存在,令世界變得更美好!然而「菩蕯」的概念仍是比較抽象,我倒認為一個英國諺語 sunny boy 比較貼切,那就是「陽光孩子」!

雞足山聖迹之求索與論辯

  • 妙境通訊2021 年 1 月& 2 月【學佛交流地帶】雞足山聖迹之求索與論辯 作者:賴成蔭

    「中國佛教第一聖地」雲南雞足山乃傳説中佛陀大弟子大迦葉尊者護持佛陀衣鉢入定之地,一直等待彌勒佛的到臨,把衣鉢交付給祂。 雞足山腰峭壁華首門就是尊者入定處,很多朝聖者在此聽到誦經聲、或鈴聲豉聲之類。最著名的是虛雲和尚到此參拜時有洪亮的大鐘聲敲響!這個極神聖的地方卻較少朝聖者前往,究其原因有二:1. 鷄足山只列為中國佛教聖地的第五位,居於五台,峨嵋、普陀、九華之後,很多人(包括我) 在次序選擇上都會先去畢四大聖地才去雞足山的。 殊不知上述四大聖地乃「菩薩道場」而雞足山卻是今世文佛釋迦牟尼衣鉢所在,即是「薪火相傳」之地,理應為中國佛教第一聖地! 2. 很多人認為雞足山聖地是偽冒的,只不過是雲南佛教阿吒力派(又稱「滇密」)的自我吹捧之說,因為在印度佛經有清晰記載:雞足山是在王舍城附近的地區,於今尤在。 然而台灣的佛學大師南懷瑾則考証說:二千五百年前的雲南根本不屬中國,反而是屬於古印度王國極東北邊鄙之地,因此大迦葉尊者到此入定是有可能的! 若然雲南是佛教最早傳入中國之地!

    「靈山一遇」 2019 年十月我夫妻倆參加了朝聖團飛往雲南,到逹昆明機場團友集合起來只得九人。其中一對年紀和我相近的姊妹,主動的對我説:我們好像在什麼地方見過面?我說自己是密乘修行者,但她們從來沒有出席過密宗的法會。於是大家笑著說:那就是我們曾在靈山一遇,彼此似曾相識! 原來兩姊妹去年已來過一次,今次是第二次到來朝聖。問其原因?她們說因為其師傅宏信法師兩年前由肇慶被邀請到雞足山迦葉殿任主持。她們還邀請大家待會拜畢華首門下山途中,

  • 順道參觀迦葉殿。當天下午二時左右我們下山到達迦葉殿進內拜佛上香點燈。此時我卻忙著找妻子,但不知她進了那個殿參拜。我見到有一房間內有多人坐著交談,於是探頭進去看看。但見一位身穿袈裟的中年男子以很誠懇的語調請我進去喝茶。我進去坐下,便見到那兩姊妹,於是我知道這位出家人就是宏信法師了。我們並沒有對話,只是很友善的互望了一眼。那姊姊說:是了,後山有一塊大蓮花石,很有能量,你要去坐坐啊!法師說:對!對!你自己就去後山看看吧! 我見到他們正在交談,沒有人有給我帶路之意。雖然已很接近集合離開的時間,我仍決定獨個兒去後山找找看。說易不易,說難不難,我果然在後山的一個平台上,見到地面是一大塊呈蓮花狀的平滑石頭,上面可坐十多人的。一坐上去,就是充滿能量,非常舒服。但此時已過了集合時間,我只怱怱坐了不到十分鐘,便告別大石了。我跑回剛才的房間,想給法師供養,但房門竞己關閉無人。我急步到山門口集合處,赫然見到一名僧人正在拿著掃帚在掃樹葉,此人正是宏信法師!後來我才知道此石原來就是鼎鼎大名的「蓮花坐襌石」又名「入定石」,傳說中大迦葉尊者入雞足山修行弘法共五百年,才入定華首門,而很多時間他就是在這大石上禪定的!

    「靈山二遇」 其實雞足山還有另一個朝聖者少有前往的原因,就是山高路險。此山海拔三千公尺,華首門在二千公尺的峭壁之上。以前朝聖者要由山腳上行三個多小時才可以到達。現在是我們先乘吊車到山頂(金頂),由此步行下山半個小時左右可到,然後再步行兩個小時到達山腳。當天下午一時左右,我們由金頂步行往華首門,途徑一個名叫「袈裟石」的小平台,是供人歇腳的。我夫妻兩人隨著大隊急步走經這裏,本來不應停下來的,但我想走近拍攝袈裟石,那是一大塊平面呈很多龜裂紋的石頭,傳說是大迦葉尊者曬袈裟之處。拍完照一回過頭來,竞然見到兩位相熟的噶舉派女尼!就是這一丁點的偶然,沒想到大家會在此相遇上!大家都說我們有緣靈山一會啊!期待著將來的二會、三會! 拍完合照道別之時,女尼在我耳邊說:記住必定要在華首門打坐,會有奇遇!於是我們在華首門禮拜之後,在岩壁前打坐了十五分鐘。聖迹有無中………….記得一次在新德里大寶法王佛學院聽 Lama Sherab Kalsang 開示,他極罕有地談到修行者若見到聖迹,其實這是體現了你的修行境界,乃至果位,因此這個不宜對任何人說的(除了你的上師和緊密的同修)。另外說這些很容易引起別人的「分別心」,那就不好了。

  • 「著相」之辯終於我們一行人在回程的車子上,我忍不住問那兩姊妹:其實你們這麼快就再來雞足山朝拜,莫非在華首門見到了些什麼? 姊姊説:聴到唸誦聲,妹妹說見到大門打開。 此時我們的領隊(原來他是跟九華山的一位主持修禪宗的)忍不住開口說了金剛經的名句「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這個不但捧打朝聖者的死穴,更是敲打密乘修行者的要害!就是說你們執著於外物表狀形相,這根本就不是正道! 佛法就是「本來無一物」,大家究竟是來參禪禮佛,抑或是來尋找神跡奇遇的? 我就跟他糾正:「本來無一物」並非唐朝六祖壇經原句,原句是「佛性常清靜」(見於唐代敦煌寫經本)。佛性抑自性無論說是有或無,都是不正確的偏執。 我反問領隊「六祖壇經」中神會和尚見六祖,六祖打了他三棍,問他「痛不痛」?神會答「亦痛亦不痛」;就被六祖教訓了「痛就是痛、不痛就是不痛」。請問究竟神會被打是痛抑或是不痛呢?其實禪的真意就是如實觀照,被打當然是痛啦,但不要執著於痛便是了。修行者可以有喜怒哀樂,但不會執著於喜怒哀樂!見到了神迹就是見到了神迹,但不應執著於此,沾沾自喜,自以為了不起便是了。

    「附論:大堪布卓德寧波車談雞足山真偽」 2019 年十二月我有幸在新德里大寶法王佛學院見到卓德寧波車,他是噶學派最有學問的其中一人,請教了他何處是真正雞足山聖地的問題:他說印度的雞足山他有到過,但不認為是真正的聖地。原因有二:1. 雖然地貌有些相似,但山太細小,太矮,不符合大山大嶺的記載。 2. 此山太近王舍城,不符合有關大迦葉尊者遠走偏鄙不毛之地的記載。雖然佛經有此記載,但他認為這個可能和「小迦葉尊者」的記載混淆所致。 他雖然沒有去過雲南雞足山,但認為這處應是真正的大迦葉尊者入定處。理由是:

    1. 山形地貌及其地理距離和記載吻合。
    2. 二千五百年前的雲南應屬古印度王國的範圍。

大寶法王的西藏回憶

  • 妙境通訊2020 年 11 月 & 12月【學佛交流地帶】

    題目:大寶法王的西藏回憶 作者: 賴成蔭 西藏拉薩市中心小昭寺旁的八廓街,就是大寶法王童年居住之所,他從出生到離開西藏之前,都是和家人住在那兒。這個房子現在還可以找到嗎?大寶法王說這個房子其實很容易找,因為整條八廓街的房子,每幢之間都有一個闊約一尺的空間距離,唯獨是他的房子和鄰屋是偎貼在一起,而且還是頂部相互緊靠支撐著的。 我們趁到西藏拉薩朝聖的機會,在八廓街上走了兩轉,就是找不到!吃晚飯時和羊八井的喇嘛談起,他說可以帶我們去看看,然而因為天色太晚,不大方便,終於沒有去。我又記起法王曾說: 八廓街在他離開西藏後全部拆卸重建,估計這房子已不存在了。就我所見八廓街上的房子並不很舊,不可能是舊居所在之地。猛然想起大寶法王最後輕描淡寫地說: 其實這樣樓房相互緊貼著不倒塌是個奇蹟!正因如此,法王的父親「米龐寧波車」極受當地人的尊敬,每天有不少人上門禮拜供養。寫到這裏,我又深覺大寶法王實在太謙虛了!

    小昭寺就在法王住處不遠,收藏著唐朝尼泊爾金城公主由印度帶來的佛陀八歲等身像。法王其時年紀很少,但已為之著迷。因著舅父和小昭寺管門喇嘛相熟,每天大清早趁仍未對外開放的時段,法王便走到了這尊佛像的面前。他發現佛像的膝部有一個大洞(估計是在文化大革命時被破壞的)他就是喜歡坐在這個孔洞上,一本正經的想像自己在修練一段時間。 大寶法王曾指出這座八歲等身佛像的面相和當今在印度菩提伽耶大塔寺殿內的佛陀像完全一樣。我認為那是世上最美的佛像。所謂「等身」就是真人大小的尺寸。至於為何八歲的佛陀面相和身軀已是一個成熟的美少年?這可能是佛陀身體的成長速度比一般人快得多吧!(也許釋迦族人的身軀比較高大,發育成長也較早) 但就現在所見小昭寺佛像的面相圓潤飽滿,完全不似菩提伽耶那尊。我相信是在大寶法王童年時候,小昭寺的佛像臉龐並没有經歷數以千計朝聖信眾以金萡鋪面粉飾,面相遠為清瘦,而被法王看出和菩提伽耶的佛像面相完全相同。 法王坐在佛像膝上時模仿着喇嘛做冥想,究竟他在想什麼呢? 有一次法王告訴我,他的弟弟非常頑皮,經常把他心愛的玩具砸爛。在那個物資缺乏的年代,這個是何等令人心碎的事情啊!法王就坐在佛像膝上,幻想著自已會法術把玩具復原。奇蹟發生了,他居然能夠做得到!
  • 這個很可能是法王第一次發現自已是超級魔術師,擁有一雙具有神力的手。久之,他的弟弟也知道了這個秘密,不斷拿損壞了的玩具,央求他幫忙。我相信就在這個時候大寶法王便已知道自已具有神秘的過人本領,此所以他在剛離開西藏到達印度新德里 KIBI 寺院居住,當 Lama Sultrim 挑戰他究竟是否真正的大寶法王時,他就滿有信心的叫 Lama Sultrim 拿出那柄粗硬而短小的精鋼刀子來,毫不猶豫的用兩隻小指頭剎那間便把刀子撓彎到近乎對摺的 U 型狀態! 這是一個很有名的神跡, Lama Sultrim 很樂意把這柄 U 型小刀給虔誠的信眾展示。 傳說中嘉察寧波車在某天绝早趁無人時段參觀了小昭寺,就在走到八歲等身像的位置時,見到一名小孩在那裏,笑嘻嘻的問:「你不認得我了嗎?」失望的是,嘉察寧波車並沒有把大寶法王認出來。

    大寶法王曾多次提到他對西藏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那個深藍色澄澈寬闊的天空。在他十二歲的那年,突然一家四口離開了從未別過的家園,在西藏到處旅遊了近一個月。這是他童年最快樂的時光,第一次全家人一起開開心心地出遊,從未有如此的相互溫馨關愛過!稍後他才知道這是要離開西藏,不再回家了。 法王多次提到他在歐洲弘法時經常坐在房車上數個小時的由一處地方去另一處地方。此時放在他面前的就是一大片藍天。 就是這好幾個小時,法王坐在車子前排座位上做些什麼?有一次他透露了,就是玩一個遊戲,把面前的藍天視為一塊巨大的畫板,在上面繪畫種種圖案。相信這是他童年的一個極有趣玩意,可以在沒有玩具的情況下,消磨不少時光。然而在另一角度來看,這卻是極深妙的禪修練習! 有謂「纖雲弄巧,飛星傳恨」,庶近此意!大寶法王開示修行觀想也可以是天馬行空的像小孩子般做一些很有趣胡鬧,但在成年人眼中認為毫無意義的事。

    最後要一提 : Lama Sultrim 說他追隨大寶法王這麽多年,見證了兩個法王的神跡。第一個是指頭彎小刀的神跡,而在去年他終於公開第二個他見證的神跡。 事緣 2002 年大寶法王在法國 Le Bost 的閉關中心閉關,修持「金剛瑜伽母」秘密法完滿後, Lama Sultrim 在收拾法器時發現壇城上「卡巴拉杯」內的甘露正在發滾沸騰,而且溢出杯外!他把甘露保存下來,經過十多年的種種修法加持後,終於在 2019 年得到大寶法王同意下,把這個「聖物」製成了甘露丸,贈送給有緣人。

你每天用多少時間修行?

2020年7月及8月

「你每天用多少時間修行?」                                                                                    作者: 賴成蔭

究竟修行者每天至少應用多少時間來修行呢?

傳統的答案就是「一柱香」的時間吧!然而香枝有大有小、有長有短、燃燒速度也不一様,很難說得準,我估計大約是一個小時左右吧。

 據一般冥想靜坐瑜伽的教法:修行時間每次最少要二十分鐘,這才可以完成整個身心放鬆、安靜、沉潛、入定、出定的過程。而且應是早晚各一次。前者藉以持續修行的功力,後者令修持水平按日提升。

有沒有價講呢?當然有啦,有做肯定勝過沒做嘛!最低消費是每天持誦一個心咒三次、或七次、或二十一次,以保持和諸佛菩薩的聯繫。三和七都是完美的數目,而二十一就是三乘七的總和,即是最完美之數。

聰明人都會提出質疑:修行時間的長短和修行效果沒有直接的關係,亦即是量並不等如質。否則一個長年累月修行的老人家或一個因工作關係可以長時間靜坐修行的人,例如大廈的看更員(尤其是看夜更的)豈不個個都是証悟了的大德?

 …………………………………………

說到這裏,大家都會想到如果把修行的環境改善,則可以事半功倍,大大縮短証悟的時間!

 1. 修行時間的選擇:

原來佛陀是每日凌晨三時便坐起身來修法,一直到天亮之前便把當天的基本功課做完。秘密是在這個時段大地的能量和人體的氣脈運行對修行最有效。

很多人都知道每年有些特別殊勝的日子(例如佛陀的出生、成道、降凡、湼槃日)而在這天修行的功效是平日的千百倍。

2. 在充滿正能量的環境修行:

(I) 佈佛壇、淨室:最好有入臟的佛像、舍利子、聖物等等的從旁加持。

(II) 在充滿正能量的地方修行:由小至瀑布、山洞,寺廟;大到神山聖地等。

 (III) 在高處修行:愈高愈好,此所以不少人選擇在高山之巔建廟修行。現代來説,乘坐飛機時便可以在高空修行。尤其是北極的上空,(因為這兒是地球的最高點)效果是明顯的不一様!

(現在由香港直飛西歐或美國東岸的航線都會飛越北極上空的)

3. 避開在充滿負能量或污穢骯髒的環境修行,以免得不償失。

(I)  太喧嘩嘈吵之地

(II)  行雷閃電颱風的天氣

(III) 穢垢之地:有大德高僧告誡不宜在茅廁唸佛

(IV) 穢垢之身:有說女性在月經之時不宜入寺廟或修行

然而外在環境只是助緣,並非決定性因素!何況穢垢與否,在乎一心!維摩詰經有云:「心浄則衆生浄,心垢則衆生垢」。即使是處於不利的負能量環境,我們絕不應以此為借口暫停修行的!

 …………………………………………..

其實修行就是修心,「萬法唯心造」;說穿了,要求修行有效在於心識上的相應。這有兩個関要位:

1. 心力的專注:在任何時候修任何法都要全力以赴,做到最好!由於生命的無常危脆,我們對每一次的修法當視之為一生人中最後一次修法機會的盡力去做!這當中包含了最大的發心,自信、虔敬和奉獻的心,效果自然最好!

2. 相應:利用「共修」的力量。一大班修行者聚在一起全心全意的修持,由於心識念力的相應,修行效果是幾何級數的倍增。例如有一百人一起共修,效果就是一百的開方,即是一萬倍於獨自一人的修行。(尤其是閉関屬於精進修行,效果就更大了)

最後我必須說出一個修行的必然成就秘法,就是一天二十四個小時無論行(走路)住(站立)坐(坐下)臥(睡眠)都盡可能不斷的持誦一個佛號或心咒或佛經。這個肯定是可以累積最長時間,最大專注力和投入的修行方法。

就我所知所聞:現代有不少高僧都是以行住坐臥大悲咒開悟証道的,這包括在台灣極負盛名的廣欽老和尚、苗栗的福慧老尼、高雄的常律法師,還有韓國的崇山禪師。

其實大家開始修這個不難,只要在日間任何時刻,乃至一睡上床,心念一動就立即持咒不斷便是了。日子一久,必有所成,你會發現自己的定力、直覺力和念力(即心想事成的能力)不斷提升!

然而最要害的,也是最難的就是能夠在睡夢中修持,畢竟一天有八個小時,即是人生的三分一是在睡夢中度過的啊! 這就令人想到了「睡夢瑜伽」的功法了。可是這個是噶舉派鎮門之宝的「那洛巴六法」之一,現在只會在出家喇嘛進行第二輪的三年三個月又三日長期閉關中才會傳授的。

縱是如此,坊間講解傳授「睡夢瑜伽」的文章書刊多至不可勝數,其中不少是來自印度教和道教的教法,可説言人人殊。但可以肯定的說:真正的心法是不會這樣公開的!

如果大家有意於此努力,在累積相當實踐經驗之後,因緣成熟,有可能得到上師慈悲開示睡法的一二,踏上証悟之途!

紅冠法王説「大手印」

2020年5月及6月

紅冠法王説「大手印」                                                                                                                           作者: 賴成蔭

很感恩有位師兄把第十四世紅冠法王在歐洲開示「第三世大寶法王朗俊多傑:大手印祈願文」!此乃公認的噶舉派對「大手印」詮釋的重要口訣。

紅冠法王指出了「大手印」的重要性有三:

1.  此乃「六波羅密」(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中的「智慧波羅密」,乃是「六波羅密」中最関鍵的。如果沒有「智慧波羅密」的修持,則其他波羅密的修持效果什微!

2. 「大手印」乃金剛乘(密宗)教法的核心。所謂「金剛」就是快利和能摧斷萬物的,而這個就是「大手印」。

3.    修菩薩行必須修「大手印」,亦即是說證得「大手印」便是菩薩!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紅冠法王的開示洋洋灑灑,長達兩個小時,不待我在此饒舌了。唯是開示中最重要也是最精釆的末段部份,解説「大手印」的四個層次(level) 境界,我覺得中文翻譯方面有須要作出補充之處。

「大手印」的四個層次的英文分別是: One Point , Simplicity , One Taste , Beyond meditation 。

由於法王未有個別作出解說,中文翻譯者只能就市面找到的中文書籍對號入座,但似乎有欠貼切。

  1.  One Point : 中文翻譯為「專注」,其實這是指智慧和空性結合為一的境界。

我認為應譯作「智空合一」。

2.  Simplicity : 中文翻譯為「離棄」,這有誤導成份,令人以為什麼都放棄不要了。其實這是指簡約地守住自性,亦即放下一切的「貪嗔癡慢疑見」,尤其是放下我執和法執,就好像撥開雲霧見青天一様。

我認為應翻譯為「解蔽」,什至可以用更現代的術語,叫作「解碼」(de code) ,畢竟修持金剛乘的竅門就在於此。

3.    One Taste : 中文翻譯為「一味」,很明顯這個是不明所以的文字直譯。

就我所知: 紅冠法王在其著作  ” Boundless Awakening “ 中有就 one taste 的含義作出解說的。

One taste 就是 the practice of simultaneity , 即是「同步發生」的修習。

什麼是「同步發生」 呢?其實真正的意思是「相應」!

這有兩個層面:

一方面是修持者能夠和其他修持者在意念上及行業上相互呼應,同步進行。

二方面是修持者本人在意識念力上能夠和行業活動同步相應!

如何引證這個呢?就是看看你的願力能否成就便可知了!

我認為 one taste 應譯作「相應」。

  •  Beyond meditation : 中文翻譯為「無修」,亦是不知所云。然而紅冠法王就這個境界花了十多分鐘作出仔細的描述。總的來說就是修行者的心性 ( the essence of mind) 很自然的一剎那接一剎那的浮動。由於沒有執著,不受蒙蔽汚染,每一個行為動作都是合乎正道的,故能成就萬物!

這個活動狀態,一語記之曰 spontaneous !

我認為中文應譯為「任運自然」。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其實「大手印」的四個境界前二者是「見地」,後二者是「行業」,因此可以說:衆說紛紜的「大手印禪定」其實就是沒有「大手印襌定」!